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巧用函数轻松实现合理分班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2
    【导读】:
    班级授课制下,为学生分班是学校的常规工作。有时是为新生分班,有时是为特殊需要分班。无论如何分班,分班一定要科学合理,既要充分满足学生公平受教育的权利,又要充分满足教师公平竞争的权利;既要有利于学生的近期发展,更要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 分班标准因学段和学校的不同而不同,但班与班之间力求保持一种平衡。目前,小学新生和中职学校各专业多按性别分班,普通中学多按升学科目总分和学生性别分班。按性别均分有利于班级内部和谐与外部平等竞争;按成绩分班有利于对教师合理考核,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方法/步骤1/3分步阅读

    如果生多班多,分班的工作量是很大的,需要借助电脑分班。特别是中学,涉及两维标准,分班是令人头痛的。如果能借用函数,实现起来会更容易。下面就以200人分为4个班为例,介绍如何利用WPS表格的内置函数按照总分和性别二维标准,既轻松又科学地分班。 1.分配学生 1.1准备数据 启动WPS表格,按图1制好表格表头。

    2/3

    将包含姓名、性别和学科成绩的数据录入或复制、粘贴到表中。要得到总分,先拖选C3:J202区域,再单击工具栏上的求和按钮“”。 拖选A2:J202区域,执行“数据→排序”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的“主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总分”,在其右侧选择“降序”,在“次要关键字”下拉列表中选择“性别”,在其右侧选择“升序”,单击“确定”,完成排序。参见图2。

    3/3

    分别在G3、G4单元格中输入“1”“2”,拖选这两个单元格,鼠标放在此区域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小“十”字时,拖动鼠标至G202,松开鼠标,则序号被自动填充。此时的序号与名次基本一致,只有少数学生是同分数不同名次,如F4、F5单元格。 1.2轮次方式 采用首尾相接封闭式循环方式划分学生。首先看男生,男生前16名学生分别到1、2、3、4、4、1、2、3、3、4、1、2、2、3、4、1各班。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因为是分成4个班,第一次小分配时,男生第1至4名学生分别到1、2、3、4各班。由于这次分配最“吃亏”的是4班,其次是3班,再次是2班,所以接下来的3次小分配享有优先权的依次为4班、3班、2班,即第5至8名学生分别到4、1、2、3各班,第9至12名学生分别到3、4、1、2各班,第13至16名学生分别到2、3、4、1各班。这样,4次小分配就组成了1次首尾相接封闭式循环。女生的分配方式与男生完全相同,但循环方向相反,即为“4、3、2、1、1、4、3、2、2、1、4、3、3、2、1、4”。如果说在分配男生时,对某些班不利,而在分配女生时,就恰好作了天衣无缝的弥补。这样,各班不仅学生成绩比较均衡,而且男女生搭配也很合理。

    1.3输入公式

    H3=MOD(MOD((ROW()-ROW($A$3)),4)-INT((ROW()-ROW($A$3))/4),4)+1。 I3=4-MOD(MOD((ROW()-ROW($A$3)),4)-INT((ROW()-ROW($A$3))/4),4)。 J3=IF(B3="男",VLOOKUP(COUNTIF($B$3:B3,"男"),G:I,2),VLOOKUP(COUNTIF($B$3:B3,"女"),G:I,3))。

    在H3单元格的公式中,“ROW()”表示活动单元格的行号。“ROW($A$3)),4)”表示数据区域第1行即A3单元格所在的那一行的行号。“MOD((ROW()-ROW($A$3)),4)”表示用活动单元格的行号减去3的差除以“4”个班的余数。INT函数表示对一个值去尾取整。整个公式用来确定第几班作为循环分生的起点。如果把公式中的“4”换成“n”,就是一个通用公式。 在G3单元格的公式中,IF函数是一个表示逻辑检测的函数;VLOOKUP函数用于在数据表的首列查找指定的数值,并由此返回数据表当前行中指定列处的数值,COUNTIF是对指定条件计数。公式意思是,如果B3单元格是“男”性,则按照“男”性数量在H至J区域中搜索第“2”列,即H列中代表班序的数值,否则就按照“女”性数量在H至J区域中搜索第“3”列,即I列中代表班序的数值。

    1.4填充公式

    拖选H3:J3区域,鼠标放在此区域右下角,会出现一个小“十”字时,拖动鼠标至J202,松开鼠标,则公式被自动填充至H4:J202区域。 1.5数据微调

    由于是4个班,所以一次封闭式循环就是42人,即16名学生。尽管男、女生总数是班数“4”的整倍数,但男生或女生数不一定是16的整倍数,所以,按上述方式分班后,各班人数可能会不相等。另外,可能还存在着学科不均衡、纪律后进生集中、学生智能偏向趋同等一些偏颇和需要,这些,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微调。

    函数合理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0830.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3:12:03  耗时:0.028
    0.02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