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胆结石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6
    【导读】:
    胆结石是怎么引起的方法/步骤

    1、零食当主食

    不规律的饮食既打乱了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又影响胆囊的收缩和胆汁排出,胆汁黏稠度增加,易引发胆石症。

    爱吃糕点甜食、精米细面,不吃粗粮蔬菜,这就易使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增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也随之上升,从而促发胆结石形成。

    所以,一日三餐,按时吃饭!

    2、爱吃甜食

    糖摄入过量,会加快胆固醇的积累,造成胆汁内胆固醇、胆汁酸、卵磷脂三者比例失调,而过多的胆固醇又会形成胆固醇结石。

    吃甜食一定别过量,解解馋就好。

    3、不吃早饭

    这一条是胆结石“最有名”的诱因了。

    人在早晨空腹时,胆汁贮存了一夜,胆固醇饱和度较高。如果正常吃早餐,胆囊收缩,使胆固醇随着胆汁排出。

    如果不吃早餐,胆汁中的胆固醇排不出来,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逐渐形成结石。

    4、吃得太油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容易使血脂过高。作为血脂的一部分,胆固醇也随之升高,胆汁中的胆固醇浓度过于饱和,就容易析出胆固醇结晶,形成结石。

    尽量控制自己,少吃一些高脂肪食物(动物油脂,如猪油、羊油、牛油等)和高胆固醇食物(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

    5、吃得太素

    长期低脂肪饮食,其实也是胆结石的不利因素。

    低脂肪会影响机体对营养的吸收,造成胆汁缺乏及营养不良,引起胆结石。

    所以说啊,过犹不及,不管吃啥,适度就好。

    6、不爱喝水

    平时不太爱喝水,或者饮用含钙、镁离子较多的硬水,胆汁浓缩也容易生结石。

    水质的硬度还与水的来源有关,来自深井的水,尤其是矿泉水,溶解地壳内有益于人体的元素(钙、铬、镁、锰等)较多,属于硬水;而河流、湖泊的天然降水中含有此类元素较少,故称软水。

    每天应保证饮水达1500~2000毫升(约7~8杯)以稀释胆汁。还可适量吃些米汤、稀粥等。

    7、老生闷气

    老生闷气、长期压抑,找不到出口“泄洪”,就会肝气郁结、气滞,胆汁易瘀阻,就易产生胆结石。

    中医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可对证吃些调节情绪的中药。另外,笑也是一味良药,不仅能养肺,还能疏散郁结,使身心通畅,通则不痛。多笑笑,心情好。

    8、体重超标

    肥胖易导致代谢综合征,影响胆黄素的代谢,从而生成结石。除了易得胆结石,肥胖还是高血压、高血脂等的危险因素。

    建议坚持每天一万步、或游泳半小时。

    9、减肥过快

    一般情况下,减肥者限制饮食,只摄入低热量食物,胆囊收缩功能减弱,胆汁瘀滞,胆固醇就会析出沉淀,黏液浓缩,最终形成胆结石。在减肥的头两年最容易形成胆结石,尤其是快速减肥的2~4个月内,约有1/4的减肥者会发生胆结石。

    是否该继续减肥,要看体重是否需要减肥;一般来说,减肥应该控制在每月减掉3~4斤为宜。

    卵磷脂能乳化脂类,预防胆结石

    研究表明,由于进食和人体自身的合成、分泌,在人体胆汁中含有许多难溶于水的胆固醇。但在正常条件下,胆固醇并不从胆汁中析出而形成结石,这是由于在胆汁中存在的大量的胆酸盐、卵磷脂等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增溶效应所致。

    如果体内过多的胆固醇会发生沉淀,从而形成胆结石,胆结石90%是由胆固醇组成。胆汁中的主要成分是卵磷脂,此外还有水份、胆固醇、矿物质及色素等,卵磷脂可以将多余的胆固醇分解、消化及吸收,从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保持液体状。如果每天摄取一定量的卵磷脂维可以有效地防止胆结石的形成,并对已形成的胆结石也能起到化解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0972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11:19:31  耗时:0.026
    0.02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