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关系交往中认识自己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7-28请仔细观察生活及我们与他人的交往,只有交往给我们提供庇护,让我们心生感激,令我们感到舒适满意,我们与其交往才能继续,否则的话便立刻中断。这也就是说,在日常交往时,我们透过关系这面镜子所看到的大都是自己愿意看到的,喜欢彼此接纳的,理想化了的那部分;而那些让我们感到不开心,不舒服的部分,很自然的会被我们忽略或者屏蔽掉。从而,对于这面关系之镜所反映的真实全貌,其实,我们并没看到……

先认清我们对于对方角色设定以及形象期待的羁绊。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中,某个人曾经侮辱过我,伤害过我;某个人曾经讨过我的欢心,给过我快乐;这些都会在脑海里留下深深的印象,也为我们认识这个人打下了固有的烙印。还有,就是我有把你当丈夫或妻子或是其他形象角色的设定,而你对我也有相应的形象期待。这时的关系就是处在意象之间,关系之镜反映出来的就只能是我们自己的那些需要及要求;好恶感以及接纳或不接纳。

如果作了自我规划,告诉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订立了标准,也是无法真正了解交往中的自己的。由于我们对于那些自认为是不好的想法,不好的脾气行为等倾向,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改变,以提高自我。而“想改变”,就说明我们已经认同了某种模式:大众眼里的公认那些“好人模式”,“能人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在心中确立,自己究竟是谁就变得不再重要了,你的那些你所谓之的“不好”,你将不再愿意去看到,去面对,去深入了解。因为你更想脱离那个不好的自己而成为那个更好的人。

通过交往,我们自己要弄清楚的是:我们不是去关注别人而是需要关注自己。交往大多数是基于经济或心理上的依赖。依赖就会带来恐惧,导致占有欲,造成摩擦、怀疑和挫败感。如果能够去深入了解,深刻理解体会自己怎么与他人交往的这个过程,从中感悟领会出产生冲突,悲伤,以及不满的那个根由,才可能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事实过程中由关系照见出来的那个自己的全貌,而接纳那样境况下的真实的自己才成为可能。

要是被我们自己所允许的话,交往会成为展现自我的过程。综上所述,如果我们交往只是为了自己舒适开心,或出人头地,则不可能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如果我们只是活在自我需要,自我期待和自我好恶感里,形成的那个自我接纳也只能是片面的;如果我们在交往中更关心的是别人怎么对待我们的,更在意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么我们将会忽视真正的自我关注——反观真实的内心体验,允许一切真实发生,透过关系来认清自己这样的一个根本。

关系如镜,一切的交往反映出我们如实的生活。人只有身心和谐,才可能与他人共生。当我们真正认识并接纳了我们自己,就能设身处地的去理解接纳别人并处理好社会交往中的很多问题。同时也会发现并意识到,这时候的我们已经能够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那真正能起到协调作用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他人,不是某个环境;同时我们也成为了那个成长的,成熟的,有能力的,被大家认可的那类人。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关系中认识自己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2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