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去锈最佳方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8-03电解去锈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完善的方法,它曾使沉睡海底数千年的古希腊铜像恢复原貌。
简易的电解去锈,但由于价格昂贵,且不易操作,用于钱币除锈不太现实,所以我们一般仍釆用传统的酸洗法。


醋泡法。将古钱洗净,置于一小碟中,倒入少许食用醋,直至浸没币身。过24小时后取出,用小刷子刷去残锈,至钱纹清晰后,再用清水洗醋液,擦净阴干即可,但不少古钱经过醋后表面会出现黄迹,影响美观。
3/6酸洗法:将铜钱浸入10%的盐酸或硫酸溶液中浸泡半天或一天,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
再浸入水中放极少量的碱中和一下,然后用钢丝板刷擦洗,再洗清后用布揩干。最好立即晒一下或烘一下,让铜钱上的残余水份迅速蒸发,以防再生浮锈及变色。
这种方法简便实用,生效快,适宜于大数量的铜钱除锈。缺点是强酸对铜钱有一定损伤,酸洗过的铜钱会有不同程度的变色
4/6粉状锈,俗称青铜病
粉状锈要及时清除掉,因为它们像病毒一样会传染给其它铜钱,发展严重的会深入到铜质內部,不断衍生脱落,造成危害,所以不能任其蔓延。轻微的粉状锈可用钢丝刷或铜丝刷刷去,然后用棕刷蘸一些白腊用力擦在铜钱表面(如无棕刷可用旧牙刷代替)。对于生来就有的严重粉状锈一般釆用封闭式治疗,即刷去表面浮锈后用腊克(一种硝基漆)涂在粉状锈表面,将其密封起釆。
有的人改用醋酸或食用醋来浸泡清除铜锈,对铜钱的损伤较少,但收效较慢。在釆用酸洗法时,酸的強度、浸泡时间的长短也可根据铜钱的锈蚀程度灵活调节,尽可能除去铜锈而不损坏铜质。珍贵古钱的除锈一般不釆用酸洗法,而是在固定的放大镜下用小刀细心剔除。铜锈太多的地方也可以用小竹签点一点儿盐酸,手法熟炼的人可以剔去铜锈仍保留铜钱的包浆,即紧贴铜质的一层薄锈不铲除,还达到钱文清晰的目的。缺点是费时太多,对大批量铜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铁钱的除锈比较困难,不能釆用酸洗法,只能用人工剔除,费时费力。
5/6开水浸泡法。有时古钱会被一层浮土所覆盖,但总是洗不掉。其实,这种所谓浮土实际上是一种土锈。对于这种锈,可以先将古钱放入一碗中,将温度为80℃至90℃的开水倒入碗中,直至币身被浸没。过5分钟后,将钱取出,用小刷子刷清钱纹及币身,阴干即可。遇到土锈严重的古钱,还可将水加温至沸腾,使土锈脱落
有人会将满锈的铁钱放火上烧热,再浸入冷水中,使铁锈爆裂。缺点是铁钱也容易开裂损坏。
6/6干刷法。遇铜锈或铁锈附着比较浅时,应尽量避免用醋泡等化学手段,而可改用干刷的方法来使钱纹清晰。具体方法是选大号油画笔一枝,将笔头上的棕毛剪至离根部仅有0.5厘米至0.7厘米即可使用。先将待刷古钱置于玻璃板上,固定住,握住油画笔根部均匀地刷,要注意用力,否则效果不佳,后再用清水洗净即可。

旧时藏家将珍稀币放在硬嵌的红盒子里;中下档古钱按时代门类或品种用绳穿系;先秦刀布币则放在有棉花软蛰的锦盒內。
有的人将所有藏泉按时代落嵌在统一大小的纸板或木板上,旁边贴上说明标签,然后再装入大型红木盒或锦盒內,一般每盒內装四、五版。简单的方法是用针线将一枚枚古泉钉在纸板上,旁边写上说明。
现在的藏家除袭用旧法外,又有各种新法。最常见的是将古钱按时代插入塑料夹中合订成活页册,看阅方便,取舍随意。缺点是不能放在潮湿的地方,因为塑料夹内潮气不易散发,时间一长,铜钱就要氧化。特別是黄梅季节时,要放入干燥的木箱內。更完善的方法是用塑料圆盒盛放,对全品相的银币、铜元及珍稀古钱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目前塑料盒由造币厂等企业统一制造,最大规格为直径40毫米。因为大型古钱及刀布币不能存放,因此有不少人利用废弃的文具盒、钢笔盒、药品盒、化妆品盒、火柴盒等安放钱币,里面用海绵等软物衬填一下更好。这样既不花一分钱,同样起到了保护作用。缺点是不够美观。
部分铁钱在收藏过程中会不断锈蚀,甚至自行剥落。笔者发觉凡存放多年、无人翻动的铁钱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还有如潮湿、高温、露天等环境下也会加速铁钱的氧化。

所以收藏铁钱最好是经常翻阅观赏,放在随手可及的地方最为适宜。被手摸熟的铁钱色泽美观,不易生锈。有人将除锈后的铁钱浸入白蜡溶液中,取出后烘去铁钱表面多余的蜡液,也能使铁钱保持长期不锈。缺点是会失去原来自然的色泽。
当钱币收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细心的人会将藏品逐一登记造册,记下它们的时代、品名、尺寸、重量、来源、购入价格、品相好坏以及存放位置。对其中的珍稀品做成拓片或拍成彩照, 另放一册以供平时观看欣赏。

注意安全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055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