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3
    【导读】:

    意思:

    如果是根性愚钝的人,就难以开悟成佛了。即使有明眼宗师费心启悟,他也不可能荷承大法。相反,众生具有灵明不灭的自性,遇到明师指点,机缘成熟,即可结出硕果。

    出处:唐代惠能的《六祖坛经》

    很多缘份皆因情起,很多烦恼皆因情生,有了因也就生出许多果来,也许这果并不是我们想要的,可是我们接受了那份因,就一定要接受这份因生出来的果,因果是循环往复的,所谓的拿得起,所谓的放得下都是所谓的。

    手里的东西好放,心里的东西未必能放下,可能不是舍不得这个人,不是舍不得付出的感情,只是舍不得那份快乐,那份美好吧?

    其实任何一种原因都是放不下的因吧?那放不下的果就是自己的问题,跟旁人无关。

    扩展资料:

    六祖坛经简介: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

    《六祖坛经》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顿悟见性”的修行观。所谓“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性,指众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六祖坛经》还主张唯心净土思想。认为“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惠能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

    《六祖坛经》是“中国第一部白话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祖坛经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16838.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7:50:35  耗时:0.023
    0.02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