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apache开启日志记录,记录指定web日志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3首先打开apache安装目录下的conf/httpd.conf配置文件
找到:
CustomLog logs/access.log common
这个是保存的日志目录,一般是在apache安装目录下的logs目录下,后面的access.log就是保存的日志名,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一般不是比赛要求,默认即可!我把它修改为CustomLog logs/webaccess.log common
然后再找到上面的
LogFormat %h %l %u %t \%r\ %s %b common
这个就是设置要保存的日志内容,前面的%h %l都代表一个要记录的信息
大家根据自己需求,按照下面的译文进行修改。
Apache文档已经给出了所有可用于格式串的变量及其含义,下面是其译文: %…a: 远程IP地址 %…A: 本地IP地址 %…B: 已发送的字节数,不包含HTTP头 %…b: CLF格式的已发送字节数量,不包含HTTP头。例如当没有发送数据时,写入‘-’而不是0。 %…{FOOBAR}e: 环境变量FOOBAR的内容 %…f: 文件名字 %…h: 远程主机 %…H 请求的协议 %…{Foobar}i: Foobar的内容,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的标头行。 %…l: 远程登录名字(来自identd,如提供的话) %…m 请求的方法 %…{Foobar}n: 来自另外一个模块的注解“Foobar”的内容 %…{Foobar}o: Foobar的内容,应答的标头行 %…p: 服务器响应请求时使用的端口 %…P: 响应请求的子进程ID。 %…q 查询字符串(如果存在查询字符串,则包含“?”后面的部分;否则,它是一个空字符串。) %…r: 请求的第一行 %…s: 。对于进行内部重定向的请求,这是指*原来*请求 的状态。如果用%…s,则是指后来的请求。 %…t: 以公共日志时间格式表示的时间(或称为标准英文格式) %…{format}t: 以指定格式format表示的时间 %…T: 为响应请求而耗费的时间,以秒计 %…u: 远程用户(来自auth;如果返回状态(%s)是401则可能是伪造的) %…U: 用户所请求的URL路径 %…v: 响应请求的服务器的ServerName %…V: 依照UseCanonicalName设置得到的服务器名字 在所有上面列出的变量中,“…”表示一个可选的条件。如果没有指定条件,则变量的值将以“-”取代。分析前面来自默认httpd.conf文件的 LogFormat指令示例,可以看出它创建了一种名为“common”的日志格式,其中包括:远程主机,远程登录名字,远程用户,请求时间,请求的第一 行代码,请求状态,以及发送的字节数。

比如说我想要记录:客户机ip、连接的日期和时间、响应请求的状态代码、传送的字节数、请求的URL路径,先用#注释之前LogFormat日志配置,再复制一份出来粘贴到下面,有备无患。
对应添加如下:
LogFormat %a %t %s %b %U common

然后保存,重启apache,无报错重启成功后Apache的logs目录下会生成一个日志文件,刚刚上面CustomLog设置的是什么名字就是什么名字,我设置的是webaccess.log

然后我们通过ip访问一下网站,我就用另外一台虚拟机来试试吧。第二个图片的1.php是php探针页面,因为我配置了php,如果不会apache+php+mysql的欢迎关注我,后期我会出教程的
访问的网址:http://10.0.0.3和http://10.0.0.3/1.php


访问了后我们来看看日志文件
10.0.0.1 200 2146 /1.php
分析一下这条
10.0.0.1客户机ip
时间
200状态代码
2146传送的字节数
/1.php请求的网站路径
OK,到此已经可以了!!!

备份
代码别打错
操作系统APACHE日志记录APACHE指定日志APACHE开启日志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1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