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0.1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怎样配制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3
    【导读】:

    配制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步骤:

    1 称取4克氢氧化钠固体,用少量蒸馏水溶于小烧杯中

    2 将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到1000mL的容量瓶中

    3 用蒸馏水润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润洗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4 用洗瓶给容量瓶加蒸馏水,直到离刻度线2-3厘米

    5 用滴管滴加蒸馏水,直到液面到达刻度线

    6 盖好塞子,上下颠倒摇匀

    7 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贴上标签。

    拓展资料

    关于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度2.130g/cm。熔点318.4℃。沸点1390℃。工业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和碳酸钠,是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有块状,片状,粒状和棒状等。式量39.997。

    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与氯、溴、碘等卤素发生歧化反应。与酸类起中和作用而生成盐和水。

    制备方法

    实验室制法

    1、钠盐与氧化钙反应

    可以用一些碳酸氢钠(小苏打)和一些氧化钙(生石灰)。把生石灰放于水中,反应后变为石灰浆(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把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固体颗粒(浓溶液也行)加入石灰浆中,为保证产物氢氧化钠的纯度,需使石灰浆过。原因:参考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搅拌加快其反应,待其反应一会儿后,静置片刻,随着碳酸钙的沉淀,上层清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小心倒出即可。(切记倒出后称量时不能放在滤纸上!)

    CaO + HO =Ca(OH)

    NaHCO+ Ca(OH)=CaCO↓+ NaOH + HO(推荐)

    Ca(OH)+NaCO =CaCO↓+2NaOH

    2、钠与水反应

    取一块金属钠,擦去表面煤油,刮去表面氧化层,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2Na+2HO=2NaOH+H↑

    现象:(浮、熔、游、响)

    浮:钠浮在水面上;

    熔:钠熔化成小球;

    游:钠在水面上游动,因为有氢气生成;

    响:钠咝咝作响,因为有氢气生成 。

    工业制法

    工业上生产烧碱的方法有苛化法、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三种。

    1、苛化法

    将纯碱、石灰分别经化碱制成纯碱溶液、石灰制成石灰乳,于99~101℃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经澄清、蒸发浓缩至40%以上,制得液体烧碱。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固化,制得固体烧碱成品。苛化泥用水洗涤,洗水用于化碱。

    Na2CO3+Ca(OH)2= 2NaOH+CaCO3↓

    2、隔膜电解法

    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纯碱、烧碱、氯化钡精制剂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再于澄清槽中加入聚丙烯酸钠或苛化麸皮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烧碱,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烧碱成品。盐泥洗水用于化盐。

    2NaCl+2H2O = 2NaOH+Cl2↑+H2↑

    3、离子交换膜法

    将原盐化盐后按传统的办法进行盐水精制,把一次精盐水经微孔烧结碳素管式过滤器进行过滤后,再经螫合离子交换树脂塔进行二次精制,使盐水中钙、镁含量降到0.002%以下,将二次精制盐水电解,于阳极室生成氯气,阳极室盐水中的Na+通过离子膜进入阴极室与阴极室的OH生成氢氧化钠,H+直接在阴极上放电生成氢气。电解过程中向阳极室加入适量的高纯度盐酸以中和返迁的OH-,阴极室中应加入所需纯水。在阴极室生成的高纯烧碱浓度为30%~32%(质量),可以直接作为液碱产品,也可以进一步熬浓,制得固体烧碱成品。

    2NaCl+2HO= 2NaOH+H↑+Cl↑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氢氧化钠)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21067.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16:13:39  耗时:0.041
    0.04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