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如何看待因果?你喜欢什么就会回报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3
    【导读】:
    世间是否真的存在因果报应?恐怕很多人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人觉得这是一种唯心思想。那么,如何看待因果,是否真的有因果报应之说呢?小编的理解是,如果我们喜欢什么偏好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报,请看下面分解。如何看待因果1/3分步阅读

    从概念看因果:

    所谓因果,从这个词语分析,简单讲就是我们想什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就会受到我们该行为所导致的结果;还有一种,我们心里的自我暗示,如果反复暗示自己什么,似乎那个结果就会变成什么样子。对于因果的理解,前半部分相信大家容易理解,那么自我暗示为什么会导致结果出现预期的样子或者与预期的样子相反呢?

    2/3

    如何看待因果中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可以分为正面强化的暗示和负面强化的暗示,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积极的暗示和消极的暗示。那么,为什么自我暗示的不断强化,会导致两种结果呢。一般来说,积极的自我暗示会有助于我们对某个预期目的的实现;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朝着预期目标相反面发展。这是因为,自我暗示,是一种心理,会通过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表现出来。比如,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这是因为积极的暗示引导我们的思想更加开放和正确,从而引导我们的行动更加积极努力;相反,消极的心理暗示,就会抑制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所以会制约预期目标的实现。

    3/3

    如何看待因果中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的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也会导致预期目标无法实现,甚至出现更坏的情况。因为,人们面对幸运的事总是认为自己会成为幸运儿之一;而面对灾祸时,由于心理上的抵触,而故意忽略客观规律性,并忽视了对风险的控制。比如买彩票、炒股等,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出现了侥幸心理和投机心理,会因为自己偶尔一次中奖而认为自己的运气会非常好,肯定还会中大奖;一旦这时盲目地投入,结果却并不一定能出现预期的情况,反而可能使我们血本无归。

    所以,正确看待因果,就是要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利弊,准确地掌控自己的心理,从而产生正确的思想和积极的行动,最大可能避免坏的结果的产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

    你喜欢什么就会回报什么1/6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如果我们喜欢什么,就会回报什么。

    喜欢阳光我们就能成为阳光的人:

    如果我们喜欢阳光,就会收获阳光的朋友,遇事都会向好的方面想,就会心情舒畅,就会收获阳光。反之,如果如果我们讨厌阳光,喜欢阴霾的天气,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和阴霾的天气一样,从而使得我们更加封闭和缺乏自信,怎么可能收获阳光呢。

    2/6

    喜欢学习就会成为一个有学识的人:

    如果我们喜欢学习,就会对知识充满渴望,就喜欢结交有知识的人,就喜欢钻研知识,从而我们会逐渐变成一个有学识的人。同样,我们喜欢学习,就不会喜欢不爱学习的人。

    3/6

    喜欢散财财富就会越来越多:

    如果我们把钱看得不是那么重要,而是愿意和他人分享财富,那么我们就会聚起很好的人脉。而且随着人脉越来越广,随着分享财富范围的不断扩大,我们就会分享到他人越来越多的财富,从而我们就会变成有钱人。

    4/6

    喜欢知足我们就会过得越来越充实:

    人的欲望是最难以填满的。很多人懂得这个道理后,他们会变得知足,因为知足所以他们会特别快乐开心,也会珍惜眼前的人和事,从而会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过得这么充实和惬意。相反,一个不知足的人,他的欲望会越来越大,永远难以满足,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觉得不充实。

    5/6

    喜欢感恩就会成为他人恩赐的人:

    喜欢感恩的人,因为他珍惜和付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爱,从而也会收获他人的恩赐。反之,不知道感恩的人,他们会非常自私,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总想获取而不付出,这样的人周围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少,从而变得孤立无援。

    6/6

    喜欢索取的人最终得不到他想要的:

    比如,一个喜欢他人拍马屁的人,身边就会聚集越来越多相互吹捧的人,而这些人并不是真心地赞美他,而是想通过赞美获取他们想要的。一旦被拍马屁的人飘飘然了就会失误,一旦被拍马屁的人不得势,就是瞬间失去这些人,那么他自己就是陷入孤立甚至衰败。

    总之,一个只喜欢索取的人,就算一时侥幸索取到,也会因为被他人看穿本质而再也索取不到任何东西。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23234.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13:25:55  耗时:0.025
    0.02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