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松子的功效和作用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5-02-09
    【导读】:
    松子,是松树的种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松子既是重要的中药,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也有很高的食疗价值。由于松子中富含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所以松子的功效与作用是很多的。接下来介绍一些松子的功效和作用:工具/原料more功效(6)应用(4)方法4功效1/6分步阅读

    健脑抗疲劳 由于松子中含有丰富的磷、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抗疲劳以及大脑神经都有补益的作用。所以常常用脑的学生和上班人士可以选择多食用松子。另外,老年人多吃松子还能收到预防老年痴呆症的效果。

    2/6

    促进身体发育、病后康复 松子具有促进孩子身体发育,以及祛病强身的功效。松子中富含的亚油酸物质是人体中脑髓和神经组织的组成成分,另外还是人体其他组织的细胞组成成分。孩子在长身体的时候食用一些松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帮助的。而对于病后恢复的人群来说,食用松子对于病后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3/6

    预防心血管疾病 松子中所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矿物质,像磷、铁等,对于软化血管、增加血管壁的弹性都有一定的功效。所以食用松子具有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食疗效果。所以食用松子,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有着积极的作用。

    4/6

    乌发补气 松子中的油脂和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滋补五脏,有充饥、益气补血的作用。对于女性而要,“血”就是气色好的基础,所以常食松子,可以滋养秀发、令肌肤白皙,容颜常驻。对于爱美的女性,时不时吃一些松子当然是不错的选择。

    5/6

    润肤泽颜

    松仁富含油脂和多种营养物质,有显著的辟谷充饥作用,能够滋润五脏,补益气血,充养肌增,嫩白肌肤,养颜驻容,保持健康形态,是良好的美容食品。

    6/6

    润肠通便

    松仁富含脂肪油(约74%),主要为油酸酯和亚油酸酯,能润肠通便缓泻而不伤正气,对老人体虚便秘,小儿津亏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松子应用1/4

    肺阴亏虚,于咳咯血;阴虚肠燥,大便秘结以及肝血不足,头晕目眩,视物模糊

    松子粥:海松子20克,粳米100克。将海松子研碎,粳米淘净,一并放人内,加人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钟,以米熟烂为度。早晚食用或作点心食用。

    2/4

    肺脾两虚,干咳少痰,咯血,气短,肢倦乏力;阴虚肠燥,大便秘结

    松子仁糖:取海松子250克,白砂糖500克。将白砂糖放人锅内,加适量清水溶化。用文火煎熬,以能挑起糖丝为度。趁热放人海松子,搅拌均匀。立即倒人涂有熟莱油的搪瓷盘内,摊平,用刀划成小块,晾凉。每次服1块,每日3~4次。

    3/4

    肝肾阴虚,头晕眼花,视物模糊,急躁易怒,耳鸣咽干,腰膝酸软,大便艰涩

    松子仁汤:海松子10克,黑芝麻10克,枸杞子10克,杭菊花10克。将以上4味净后一并放在沙锅内,加人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取汁。药渣加水再煮30分钟,取汁,合并两次药液,分2次温服。

    4/4

    肝血不足,头晕等;健康人用以强壮身体,却病延年

    松子仁膏:海松子500克。将海松子去除杂质,捣碎,研细,呈膏状,盛于瓶内。每次服用15克,每日2~3次,温酒送下。

    挑选方法1/4

    挑个头:大颗松子果实生长周期长,富含更多的营养成分。

    2/4

    挑饱满:饱满的果实是自然成熟的,口感细嫩、香味更佳。

    3/4

    挑颜色:松子壳浅褐、光亮,仁洁白,芽芯白。

    4/4

    挑外壳:选用不添加化学成分的物理开口,开口表面会不光滑,不均匀。

    注意事项

    松子虽好,也并非人人皆宜。脾虚腹泻以及多痰患者最好和松子保持距离

    存放时间长的松子会产生“油哈喇”味,不宜食用。散装的松子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里,以防油脂氧化变质。

    由于松子油性较大,且属于高热量食品,所以,吃得太多会使体内脂肪增加,每天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为宜。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235392.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22:57:55  耗时:0.023
    0.02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