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Match高级查询引用技巧案例解读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25一、基础函数介绍。
(一)、Index函数。
作用:返回指定区域中行列交叉处的值或引用。
语法结构:=Index(数据范围,行,)。当省略【列】值时,默认为第一列。
目的:返回指定区域行列交叉处的值。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NDEX(A3:E9,I3,J3)、=INDEX(B3:E9,I4,J4)。
解读:
从两个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知道,同样是第1行、第1列,但返回的结果不同,原因在于其数据范围不同,第一个公式的数据范围为A3:E9,第二个公式的数据范围为:B3:E9。暨行、列的值是对指定的数据范围相对而言的。

(二)、Match函数。
作用:返回特定的值在特定范围中的相对位置。
语法:=Match(查询值,查询范围,匹配方式),其中匹配方式有:1、0、-1三种。1为“小于”;0为“精准”;-1为“大于”。
目的:对指定的值定位相对位置。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TCH(H3,E3:E9,0)。

二、查询引用。
(一)、单列查询。
目的:查询销售员的对应销量。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NDEX(D3:D9,MATCH(H3,B3:B9,0))。
解读:
1、此处的查询引用并没有实用常规的Vlookup或Lookup函数,而是使用了Index和Match函数的特点:首先利用Match函数定位需要查询值的相对行数,然后用Index返回对应的值。
2、由于只有一列,所以省略了第三个参数【列】,默认的为第1列哦!

二)、多列查询。
目的:返回销售员的所有数据。
方法:
在目标单元格中输入公式:=INDEX($B$3:$E$9,MATCH($H$3,$B$3:$B$9,0),MATCH(I$2,$H$2:$K$2,0))。
解读:
1、返回多列数据的关键在于对列的精准定位,所以用了第二个Match函数。
2、需要注意的是对参数的引用,定位的值分为为“性别”、“销量”、地区,通过分析发现“列”一直在变化,而行不变,所以采用了I$2的混合引用形式。

结束语:
要准确的理解Index+Match的查询技巧,必须对Index和Match函数的作用深入的理解,同时对引用形式(相对引用、绝对引用、混合引用)也要熟练的掌握哦。如果亲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讨论哦!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46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