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字画到底值多少?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08经年累月,不断创作
倘若书画家每天创作10小时,那么一年里他们就需要花掉3650小时,而到有所成就的时候,至少几年或者十几年,有些画家甚至画了一辈子,到了晚年才大器晚成,或者终身默默无闻。
达芬奇画了六年的蛋才换来了“蒙娜丽莎的微笑”,林散之70高龄才声名大噪,而中国书画家里晚年展露头角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终其一生,往往是日日夜夜经过不断的书写,才得好的上品。

落笔三千,只取一幅
有些人觉得书画家应该淡薄轻利,所以一幅字画随随便便卖到上千或上万,就是被商业化了,却忽略了书画家最重要的创作价值。
正所谓“废纸三千,一事无成!”笔头功夫是需要练出来的,一幅好的作品都是上千张纸堆出来的,是靠作者的才学,绞尽脑汁才得之。

付出太多,入不敷出
先前小笔看到这样一个等量换算:
普通人从20岁开始工作,每个月收入5000元,一年就是60000元,30年后共收入1800000元
艺术家从20岁开始创作,30年后作品才稍有起色,按照每月画5 - 8 张画,纸颜料保守按每月500元算,一年就是6000元,这30年里他不仅没有收益,还需要付出216000元。
为了“文以载道”,可见二三十年的苦练,许多书家就是这样心甘情愿、不求回报的付出坚持着。

视如珍宝,陪伴一生
在书画家的眼里,书画就如自己养大的孩子,他们“望子成龙”,把它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到了笔都拿不动的时候仍旧不忘书写,不断地想着如何更好。
我们旁人看一幅作品,很轻松,赏心悦目,但这画背后要多少积淀、多少汗水,你又从何能够得知?
就拿画作拍得天价的黄宾虹先生来说,殊不知此画是黄老绘画生涯中的绝笔巨制,为此他一生九上黄山,迭入烟云,画过无数的黄山题材,在患有严重眼疾、92岁高龄的情况下,凭着记忆才勾勒出了《黄山汤口》。

不可否认,现在书画市场确实有那些只为名利而不重作品之人,但要知道,花费了时间、金钱、生命成本的,在努力向上的还有许多,会有更多。
所以,我们更愿意去尊重那些在不断坚持原创的书画家,珍惜他们的投入,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创作都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观赏者成就艺术”,除了肯定作品价值外,让艺术更贴近普通人,做到雅俗共赏,或许才能让更多人真正意识到传统书画之美,最终决定书画值或不值。
而关于贴近,重在亲民,品质拿得出手的同时,如果能价格亲民,那更好不过,比如在笔墨印象原创书画平台的作品,既亲民又高性比,真正体现了书画的价值。


笔墨印象原创书画供稿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6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