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塞下曲》全诗的读音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1
    【导读】:

    sāi xià qǔ

    《塞下曲》

    chánmínɡkōnɡsānɡlín,

    蝉 鸣 空 桑 林 ,

    báyuèxiāoɡuāndào.

    八月 萧 关 道 。

    chūsàifùrùsài,

    出 塞 复入塞 ,

    chùchùhuánɡlúcǎo.处 处 黄 芦草 。

    cónɡláiyōubìnɡkè,

    从 来 幽 并 客,

    jiēxiànɡshāchǎnɡlǎo.皆 向 沙 场 老 。

    mòxuéyóuxiáér,

    莫学 游 侠 儿,

    jīnkuāzǐliúhǎo.

    矜夸紫骝好 。

    扩展资料:

    (1)翻译: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2)鉴赏: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表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这首诗可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边塞的秋景。作品所写是“八月萧关道”的景象,但诗人首先描绘的则是一幅内地的秋色图:“蝉鸣空桑林”,绿色的桑林叶落杈疏,显得冷落而萧条,又加之寒蝉的鸣叫,更寒意大起,。

    诗中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季节踏上奔赴萧关的道路,走出一个关塞又进入另外一个关塞,边塞的景色就更为凄凉不堪了:他看到的只是“处处黄芦草”。诗人先以内地的秋景为衬垫,进而将边塞的从景描写得苍凉之极,其用意在于暗示战争的残酷和表达诗人对此的厌恶之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

    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196809.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13:43:57  耗时:0.029
    0.02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