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原谅别人呢?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要让孩子学会分辨好孩子和坏孩子,这样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要告诉孩子合理解决,不要着急动怒,不能动手打骂他人。
要以礼待人,鼓励孩子先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再找老师或者家长攀扯进行妥善处理。

引导孩子转移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
当孩子们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应该主动帮助孩子转移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比如小朋友打翻了自己的饭碗,孩子有气又急的,这时家长应该这样告诉孩子,不要着急,我们有好看好用的拖把,看吧,很漂亮的拖把,还能转动脱水呢,拖几遍地就干净了。让孩子多去关注拖把了,就不会再对刚才的问题斤斤计较了。

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
家长要教育孩子对朋友应该真诚,不能欺骗朋友,而对朋友的宽容,就是和他增加友情的好方法。谁都会犯错的,既然犯错,如果能及时认错并改正,就还是好孩子鉴番颂,应该宽容他的。
但是对于那些经常做坏事,不知悔改的小朋友,就不能手下留情了,应及时向老师汇报。

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和邻居或者朋友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
这样有好的榜样在,孩子就能耳濡目染的学到宽容的意义了。而且是很好的教育方法,不用父母多说,孩子就能明白。

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
当然,孩子原谅别人时应该有区别的,同样的错误,原谅一次两次可以,如板追果次数多了,就不是原谅,是纵容了,因此要让孩子有自己的判断性,不能原谅的人,就不要去理会了。

让幼儿体验一下不原谅别人的害处。
很多小孩子不知道不原谅别人和及时原谅别人有什么区别,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经典典故来启发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小编表示由衷感谢)。文字原创。
孩子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09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