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尝尽愁,欲说还休。 这是李商隐的吗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5
    【导读】:

    不是李商隐的,而是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这两句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说不出道不出,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少年时代不知愁苦,无愁找愁,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此时却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愁”的深沉博大。

    词的原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白话译文】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为赋新词强说愁: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强(qiǎng),勉强地,硬要。

    识尽:尝够,深深懂得。

    欲说还(huán)休:内心有所顾虑而不敢表达。休,停止。

    扩展资料: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47446.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4 23:13:07  耗时:0.025
    0.02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