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6
    【导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证思路如下:

    1、例举名人事例。先举出出身贫贱,经过艰苦磨练后,成就大业的事例。

    2、道理论证,担当重任必先经过磨。就事说理,论述承担重大责任的人,必须经受方方面面的磨练的道理。

    3、对比论证,人处困境奋发有为,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从正面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的道理,再由个人推论到国家,从反面论述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4、中心论点,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最后得出(揭示、归纳)本文的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赏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奋起。

    其思想基础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英雄观念和浓厚的生命悲剧意识,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命痛苦的认同以及对艰苦奋斗而获致胜利的精神的弘扬。

    借用悲剧哲学家尼采的话来说,是要求我们“去同时面对人类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乐的科学》)因为,痛苦与希望本来就同在。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50432.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6:43:06  耗时:0.023
    0.022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