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小儿捏脊——夜啼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06
    【导读】:
    夜啼实际上是婴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白天的时候非常的乖巧,但是一到了夜晚,就会不停的哭闹,难以制止,这就是小儿夜啼。方法/步骤1/6分步阅读

    小儿夜啼的原因:

    一般而言,宝宝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的,所以必定是有什么原因。所以家长朋友如果发现孩子夜间哭闹的话,不要只感到厌烦,而是应该找出孩子哭闹的原因,这样孩子以及大人才会睡得安稳。

    一般来说,宝宝夜间啼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睡眠环境不适应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着凉,就给孩子裹上厚厚的被子,这样就容易导致宝宝燥热,反而睡不好。另外,睡眠的地方噪杂、闷热等也都会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

    2/6

    上火或者积食

    宝宝脾胃还比较娇嫩、肠胃功能也尚未完善,所以很容易引起积食、积热,导致腹胀、回乳、小便短时等不适症状,这些也是宝宝夜间啼哭的原因。

    疾病影响

    感冒、中耳炎、咽喉炎、细支气管炎、肺炎、肠胃炎,少见的如脑膜炎、败血症,都有可能造成宝宝睡不安稳。

    睡眠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

    睡前兴奋

    如果经常在睡前逗笑或惊吓婴儿,让其情绪突然亢奋,会因为兴奋而晚上无法入睡,进而哭闹。

    3/6

    一、治疗方法

    1、小儿趴在大人腿上,或将小儿抱起依在母亲肩上,让患儿露出脊背,肌肉放松;

    2、术者先在患儿背上由上而下轻轻按摩几遍,使肌肤松弛,气血流通。然后两手成半握拳状,食指二、三节横在尾骨处向上推起皮肤,并用拇食指将皮肤捏起,食指推,拇指捏,边推进边捏,两手交替沿脊柱捏提推进,直到大推穴为止,视病情轻重可重复3~5遍。在做第二、三遍时,根据不同疾病,在相应的穴位上将皮肤用力向上提一下,这时可听到“嗒”的一声响,效果较好;

    3、捏完了3~5遍后,用大拇指在选定的穴位上如:肾俞、脾俞、肝俞、心俞等处揉按几下;

    4、疗程:每天捏1~2次,小儿6天为一疗程。休息3~5天,再捏第二疗程。效果不佳时,与其他治疗配合较好。

    4/6

    二、主治病证

    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营养不良、消化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加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胀和便秘)、遗尿、夜啼等。

    5/6

    三、注意事项

    1、捏脊时注意保温,勿受凉。

    2、避免在饱食后捏脊,最好在清晨和睡前捏,以空腹时较为合适。

    3、患有严重心脏病或传染病以及出血性疾病者,不宜用此法治疗。

    4、捏脊疗法,虽然操作简单易学,但手法的熟练与疗效有一定影响,因此操作的指力要经常练习。

    6/6

    小儿夜啼的小偏方

    干姜1--3克,高良姜3--5克,粳米2两。 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加入粳米同煮为粥;

    花椒15克,干姜30克,大葱一握。将3味同捣如泥,把锅烧热,3味同炒,边炒边浇酒。炒熟后用毛巾将药包裹待温度适宜时,熨敷患儿腹部,每晚1次;

    莲子心2克,生甘草3克。开水冲泡,日数次;

    黄连3克,乳汁100毫升,食糖15克。将黄连水煎取汁30毫升,兑入乳汁中调入食糖;

    淡竹叶30克,北粳米50克,冰糖适量。将淡竹叶加水煎汤,去渣后加入粳米,冰糖,煮粥。早晚各1次,稍温顿服;

    钩藤6克,乳汁100毫升。将钩藤水煎15分钟取汁30毫升,入乳汁中,食药乳,每次20-30毫升;

    蝉蜕9克,鸡内金15克。将2味微火焙脆研成极细末,每次1克,日3次;

    葛根5克,蜂蜜适量。葛根研粉,开水冲泡,加入蜂蜜饮服;

    大茴香、小茴香、锦文大黄各10克,面粉60克。将药研成细末,加入面粉及水,做成3个小饼,外敷肚脐处,上加热水(以小儿能承受为度),每日早、午、晚各敷1次,3个饼交替使用,连用3天。

    小儿捏脊小儿夜啼治疗夜啼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268288.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21:45:59  耗时:0.022
    0.02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