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红釉瓷器底足特征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2-12【导读】:
民国红釉瓷器底足特征:呈现出米黄色及苹果绿的釉色。
从其瓷器的底部来看,瓷器表面的红色釉面从瓷器的口部逐渐向下增厚,并且在瓷器口部沿边的位置露出了一圈雪白的胎质。整个瓷器的釉面到了瓷器的底部突然停止,成为了釉面最后的地方,导致其底部还呈现出米黄色及苹果绿的釉色,这一点也成为了鉴定红釉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
如何从底足判断瓷器:
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乳突”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突起。元代“乳突”明显,明早期“乳突”也较大,洪武中期渐小,永乐、宣德有细小“乳突”,虽然成化弘治、正德“乳突”较少见,但到嘉靖万历时又出现,一直到崇祯才消失,这就是说“乳突”是明及明前古瓷的特征之一。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1016.html
上一篇:微信支付客服人工注销
下一篇:爱奇艺如何投屏到电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