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强迫性思维才有效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13强迫性思维(obsessional thinking):又称强迫观念(obsessive idea),是指患者脑海中反复多次出现某一观念或概念,伴有主观的被强迫感觉和痛苦感。患者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一思想是不必要的,或者是荒谬的,并力图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驱赶出去,但对这种思想并不能自由地加以干涉或控制,因此常有“控制不住”的体验,同时伴有烦躁焦虑的情绪,存在自我强迫和反强迫。

强迫性思维的危害不止于内心层面,它让患者停留在不健康思维模式构筑的可怕阴影中,反复挣扎无法自拔,最后筋疲力尽,极大地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极大精神负担
患者精神上非常痛苦。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甚至会使他们感觉生不如死,不由自主的思想纠缠,严重干扰患者注意力的集中,从而严重影响当事人的学习和工作。

导致性格缺陷
强迫性思维对性格影响后果因性别差异也略有差异。男性强迫症患者易出现精神病态、女子气、疑病、抑郁、癔病、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部分症状。女性强迫症除了具有男性强迫患者的以上人格缺陷外,社会内向因子也高于正常人。

并发抑郁和焦虑症状
大多数强迫症患者有较多的抑郁和焦虑症状。调查显示,29%的强迫症合并有原发抑郁,37.1%合并继发抑郁。

引发躯体症状
强迫症的危害有很多,除了心理上的压抑,它还会实实在在地危及到人们的躯体健康,引发其他身心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

丧失社会功能
在强迫性思维的影响下,原本正常的人会表现得极为敏感、情绪不稳、谨小慎微、过分追求完美,遇事犹豫不决,总之是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这样的人很难融入到周围环境之中,社会交际受到限制。

影响家庭关系
作为强迫性思维患者的家属,往往对患者感到担忧,对疾病的无力控制感到自责、焦虑,从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

在《火柴男人》中,男主人公罗伊的强迫性思维与行骗有关,他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标准,内心对自己有着深刻的评判,这种对自我的不接纳使他生活在极度不安和恐惧中,只有通过强迫性思维和行为来暂时性抵消这些不安全感。但是可悲的是,不安全感的根源没有找到,强迫的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只会愈演愈烈。
为什么罗伊会用这种方式来经验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换一种光明正大的赚钱方式,心安理得的养活自己?安全感的问题多数人都经历过,为什么别人可以更加理性的面对、而不是像罗伊那样转为强迫性思维?强迫性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弗洛伊德认为,强迫性观念被转换成已经从压抑中再现的并且与在儿童期伴随快乐而实施的某一性行为相关联的自责。强迫性神经症是被压抑的自责的反应。
在很多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强迫性思维的人群一般具有一位在幼年期严格要求自己的父母,孩子一旦犯错就会面临严重的指责甚至惩罚,很少或者从未有过被接纳和肯定的经验,孩子总是生活在不安和担忧中,久而久之将这种不接纳的父母内化到自己的人格中。

如何克服强迫性思维才有效呢?了解了强迫性思维的形成过程和根源问题,不难看出强迫性思维的有效治疗就是舍弃既往的思维模式,构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当强迫性思维患者成年以后,旧有的思维模式并不能让自身安详的生活,甚至为自己制造了很多障碍。强迫性思维患者试图从强迫性思维模式中走出来,构建另一种健康的思维模式,这个过程困难重重,但是一旦建立起新的思维模式,强迫性思维将从根源上被祛除。

目前,对于强迫性思维,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几种方式。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依赖且无法根治,物理治疗容易复发,心理治疗投入时间长,对强迫性思维患者的自主性要求高。
曾经是重度强迫症患者的李宏夫老师,通过自愈的过程总结了一种实用、体验式的治疗方法——观息法,观息法是通过观察呼吸来发展“觉知”和“平等心”,体验强迫与反强迫顺其自然的消失,从而化解内在的负面情绪,改变旧有习性思维模式的方法,是传统心理学和自然疗法的结合与互补。经过数千名强迫性思维患者体验反馈,对于强迫性思维和强迫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推陈】为什么观息法能治疗强迫性思维
要祛除强迫与反强迫的习性模式,通过观察呼吸的方式建立情绪的自我平衡,也是净化内心的作用。内心被净化、铲除以往滋养负面思想的土壤,土壤上的架构(旧有思维模式)自动消失。(观息法练习具体步骤可详见《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第二章第二节)

【出新】让强迫性思维自动停止的亦止法
如能安在当下的生活,强迫性思维自然被治愈。对于强迫性思维患者做到“安在当下”并不容易。亦止法“亦是如此”,是以观息法为核心引申出针对强迫性思维的练习方法,在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让强迫性思维自动停止,顺其自然不再强迫与反强迫。
具体练习内容如下:
对你所经验到任何想法、意念、感受的后面都加上“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对你的身体感官(耳、眼、鼻、舌、身、意)与外界的接触都要加上“亦是如此”。
练习的注意事项:
1、此练习对当下所经验到的不做任何改变、控制、寻找、消除,只是停留在当下产生的状况中,不去寻找任何效果、感觉。
2、对每一个你所经验到的、引起你注意的都要不加选择的、同等的加上亦是如此。
3、亦是如此就是平等心,就是顺其自然、无为的过程。
4、亦是如此练习时间不限,最好是随时随地。
5、亦是如此练习可以在心中描述,也可以说出来,但绝不能有口无心,变成概念。
“亦是如此”的练习取自亦止法。“亦”是“就”是”的意思,“止”是“不动、不变、停住、平静”的意思。“亦止法”,核心:老子所倡导的“顺其自然、无为而为”,之所以这个方法对于强迫性思维症的患者效果明显就是因为在问题出现的时候有具体实操性的练习(亦是如此),帮助强迫性思维症患者生活中随时做到顺其自然,从而摆脱强迫性思维。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4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