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15
    【导读】: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

    原诗:

    《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2、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4、恨别:怅恨离别。

    5、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6、抵:值,相当。

    7、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8、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经受,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释义: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扩展资料: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望远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了很久,以致于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56208.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2:20:49  耗时:0.027
    0.0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