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3-30扫墓祭祖
清明节的起源一说是始于帝王将相的“墓祭”的礼仪,后来礼崩乐坏民间争相效仿,至此历朝历代习俗沿袭就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呈现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还有呈现在雕塑、绘画、歌曲、戏剧等等传统文化中。扫墓祭祖的习俗也由原来的铲除杂草、摆放供品、焚香祈愿、燃烧纸钱这些习俗,部分的改为敬献鲜花,变得更为环保和人文情怀。

踏青
清明节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各类花草和树木基本上都已经发芽抽叶,田野中四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看到这些也会除去一个冬季胸中的郁结之气心情格外的舒畅。此外清明也是一家老小在扫墓之余能够在山野之间游玩的难得时机,古代的妇女和未出嫁的女性不能出门,清明则是难得踏青时机,因此清明也是青年男女约会踏青的时间。

拔河
拔河在古代也叫做“牵钩”,据说是楚国为了进攻吴国锻炼军民体质而设,到了现代也就成了学生和人民锻炼身体的运动。在清明节前后很多的学校和单位会组织拔河比赛,这也是清明节习俗的延续。

放风筝
放风筝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运动和习俗,放风筝寄托着人们的良好愿望,同时也是一种祝由术。具体的做法就是某人生病或者遭受灾难就可以将他的疾病和灾难写在风筝上,飞至高处就把线剪断,疾病和灾难就会随着风筝一样远走高飞。放风筝延续至今已经变成了一项体育运动风靡全球。

蹴鞠
清明节除了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还有蹴鞠这一运动。蹴鞠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临淄,唐宋最为繁荣流行,清代逐渐式微。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蹴鞠由对抗性的运动演变为表演性的节目,逐渐失去其强身健体的功能而逐渐没落。但是如今在发源地人们又流行起玩蹴鞠锻炼身体,也是当地的清明节的习俗。

荡秋千
秋千古时叫做“千秋”,春秋时期由齐恒公从北方的山戎传入中原,在汉代以后才成为清明节的习俗和民间游戏。秋千刚开始一根绳子,手抓绳结而荡,既能强身健体又富有游戏乐趣,后来为了方便妇女儿童游玩改为上悬两根绳子,下面连接木板。

斗鸡
在我国的古代,清明时节非常的流行斗鸡,斗鸡的时间是从清明开始一直到夏至才结束。斗鸡的最早记载是春秋时期的《左传》,唐代的斗鸡风气最盛,即便是现在很多地方也会在清明时节开始斗鸡。

扫墓祭祖一定要文明祭祖,注意火灾!
节日民俗清明节清明节习俗习俗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384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