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宋定窑瓷器鉴定要诀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2
    【导读】:
    本经验为瓷器鉴定真知堂30多年研究和收藏真实经验,真实可靠,转载请备注瓷器鉴定真知堂。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代,在五代到北宋早期达到最高峰,一直延续到金元时期,依然是北方陶瓷中最杰出的瓷器窑口之一。本经验主要说的是北宋时期定窑瓷器的鉴定方法。工具/原料more40倍手持显微镜聚光手电高倍放大镜方法/步骤1/7分步阅读

    第一,定窑品种繁多,主要有黄釉,酱釉,白釉,褐釉,黑釉,酱釉,绿釉等品种。文献记载还有红定,但没有发现窑址遗存和实物,可能属于窑变类器物。其中白定最负盛名,黑釉被称为黑定或者墨定,酱釉被称为紫定。其他品种均为低温铅釉类产品。

    2/7

    第二,装烧工艺主要有支钉叠烧,正烧和覆烧,还有一种涩圈叠烧法,主要用在金代定窑产品上。支钉支烧,垫饼垫烧和托珠叠烧都属于定窑的烧制方法。定窑北宋产品已经使用了匣钵,常见有桶型和漏斗形。覆烧法则是定窑的发明,主要在北宋中后期,用环型组合支圈把碗倒过来口沿朝下,一个匣钵内可以放置多件,从而提高了窑的利用率和瓷器产量。唯一的缺点是口沿一圈无釉,俗称“有芒”。

    3/7

    第三,看胎釉。定窑胎土主要使用当地特产的矸子土,釉料则使用被称为白土的原料。晚唐五代时期的定窑主要在还原焰中烧成,釉色白中泛青,光亮莹润,胎釉结合紧密。釉面厚薄不匀现象时有可见。北宋的胎质和五代相同,唯火候稍低,胎质不如五代细腻。早期胎体较厚,中期之后胎体变薄,早期白釉洁白或泛黄泛青,后期则以白中泛微黄的象牙白色为主,是由于烧煤的缘故。

    4/7

    第四,看造型。定窑产品多模仿邢窑产品造型,常见碗,钵,盘,执壶,茶盏等器型。早期胎较厚重。也经常模仿金银器造型,这是定窑产品的一大特色。如海棠式杯,带把杯,凤首壶,净瓶等,多瓜楞状器物。也烧制了不少瓷塑,属于用手捏出来的。定窑造型特点鲜明,应当熟记。

    5/7

    第五,看装饰技法。定窑的装饰技法繁多,出来刻花,划花以外,还有剔花,印花,贴花,镂空,描金等。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以刻花见长,其余都是釉色造型取胜。定窑刻花偏刀深刻,刀法犀利,线条流畅,具有浅浮雕效果。中期之后,刻划花结合在一起,更为精美。中期之后由于民用多,覆烧和印花工艺流行。镂空和描金技法比较少见,定窑描金器物和金釦器物一般都是皇家所用。

    6/7

    第六,看纹饰。早期定窑多为光素器,五代到北宋时期定窑深受缂丝工艺影响,出现了以植物纹为主要纹饰的刻印花装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动物,认为,神兽,龙凤,水族等纹饰也极为流行。人物则多为婴戏纹。博古图出现在定窑纹饰中,比较稀少而珍贵。

    7/7

    第七,看铭文。定窑瓷器由于五代时期就是贡窑,北宋早期一度为宋,辽皇室说用,辽金时期由于北方民族尚白,定窑器物一直深受皇室喜爱,所以地位一直很高。五代到宋辽早期定窑,出土了数百件带有“官”“新官”款识的白瓷,还有尚食局,尚药局,易定,东宫,朝真,定州公用等款识。都是以竹刀刻在底足上的。书法流畅有力。

    注意事项

    定窑鉴别需要看是否有泪痕。所谓泪痕是由于流釉造成直条型下垂痕迹,颜色微深,肉眼可见、

    盘碗之类圆器多有竹丝刷纹,就好像用竹丝刷子在盘碗外壁呈同心圆清洁过一样。

    对本鉴定要诀有疑问的,可以留言告知瓷器鉴定真知堂修改。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07813.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17:29:44  耗时:0.035
    0.03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