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求《马说》里的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重点句式。急急急!!!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3
    【导读】: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祇(只)”,只、仅仅。

    二、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三、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用鞭子打。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四、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2、(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4、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有的人,也许。

    今义:或者。

    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6、(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sì):通“饲”喂养。

    食(shí):吃。

    7、(策)之不以其道。

    古义:马鞭,鞭策。

    今义:策划,策略。

    五、重点句式

    1、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介词结构后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文体介绍: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09073.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20:59:41  耗时:0.032
    0.0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