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3曹冲称象在中国那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只有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200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500年,但这一原理直到1627年才传入中国,小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是浮沉条件了。

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就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许多的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了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是没有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是等量替换法。

可以把大象赶上船,测好水的刻度,然后让人上去,最后再去称重。还可以把大象赶到一个盛满水的池子里,测量出水溢出来的质量m=pv3可以制作一个跷跷板一边放大象一边放石头或者人平衡之后承重。4把大象杀啦承重。

曹冲称象还有什么办法,以上就是我为大家做出的回答。大家可以好好的看一下,谢谢大家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

1.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以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图、立体图,画出了一条又一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2.经过了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以后,还未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
3.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就是等量替换法。
注意事项要使大转化为小,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这里一定要注意等量代入的计算,要细心。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17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