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4一、通过官窑瓷器的釉色进行鉴定
宋代官窑瓷器的釉色传世品的出土文物中,大致有三种颜色:
1、卵青:与青色鸭蛋壳相似,淡淡的蓝色,带有粉质感,有些失透。也称为月白色。开片轻浅,釉面很少见到棕眼。
2、粉青:蓝中闪绿,釉层透亮。颜色比卵青深一些。开片纹路较深,往往有白色纹线。釉面棕眼比较多。
3、天青:“雨过天青”之类的淡蓝色,不偏绿,釉面没有光泽。釉层厚度汝窑釉层薄而且均匀,釉面光洁,釉色纯正。

二、通过官窑瓷器的款识进行鉴定
市场上有一些带“官”字款的瓷器明显是赝品。宋代官窑瓷器没有“官”字款,原因是宋代官窑瓷器都是单色釉,另外,官窑瓷器只供皇家使用,所以没有“官”款是一般规律。五大窑中定窑有“官”字款,因为它是民窑,专为皇家烧造瓷器,是应该有个标志的。钧瓷多为花盆宋徽宗喜欢养花,建了一个大花园,花盆多用钧窑。钧窑瓷器的特点是釉厚,形成了特有的纹路,叫作“蚯蚓纹”。这种纹路,后仿的瓷器很难做到。钧窑瓷器上面的编号,从1到10号,1号最大,10号最小。而后仿的“钧瓷”,其编号正与之相反。

三、从官窑器型上进行鉴定
宋代官窑的器型多数是仿古代青铜器而制作,造型比汝窑要多些。主要有盘、碗、瓶、壶、炉、尊和一些文房用具之类。这一点,与南宋官窑也差不多,但瓷品又比南宋官窑要显得古朴浑厚。汝窑和南北两宋官窑均罕见大件器物,所见的传世品一般都是小件器。

四、通过官窑瓷器的器型和概貌进行鉴定
宋代官窑瓷器的造型,大多用来祭祀或陈设,也有部分日用品。一般概括为厚胎厚釉、厚胎薄釉、薄胎薄釉、薄胎厚釉以及胎不太厚(3.5毫米左右)釉也不太厚(0.8毫米左右)适中型等。釉色纷繁。釉质莹润如玉。釉面开片,大片纹者多。里外披釉并有纹。类似哥窑瓷容易混肴,但仔细看能辨清。在烧制方法上为垫烧(使用匣钵装烧,底部有垫圈)或裹足(釉将底足全部包住不露胎)支钉烧。支钉烧制底部留有支钉痕,支钉数为三、五、七个或更多不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26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