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陶侃惜阴注释及翻译,并回答以下1题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6【注释】
1、辙:常常(补充)。
2、甓(pì):砖。
3、斋:书房。
4、故:原因。
5、方:正在。
6、致力中原:意为尽力收复中原;时晋朝已偏安江南,北方为外族占领,致力:努力恢复。
7、不堪事:担任不了重大责任。
8、荒醉:沉湎于宴饮。
9、辄:于是、就。
10、敛膝:盘着腿。
11、军府:司令部。
12、闻:留名。
13、自弃:自己糟蹋自己。
14、危坐:正坐。
15、优逸:安闲。
16、检摄:检查管理。
17、恭:谨慎。
18、大禹:夏朝第一个君主,曾治过水。
19、逸游荒醉:吃喝玩乐。
20、乃:还。
21、暮:夜晚,夜晚。
22、岂:怎么能。
【原文翻译对照】
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翻译:陶侃在广州,没有事的时候总是早朝把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它们运回书房里。别人问他这样做的缘故,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的悠闲安逸,唯恐不能承担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劳罢了。
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翻译:陶侃聪慧灵敏,对人谦逊有礼,做事勤奋。整日盘腿正坐,军府中所有的事情,检查管理没有遗漏,从来没有稍稍的闲适。他常对他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如此珍惜着时间,对于我们众人来说,就更应当珍惜时间,怎么可以只想着安逸、游玩、醉生梦死的生活呢?活着的时候不能对当时的国家有好处,死了以后后人不传颂你,这是自暴自弃。”
【陶侃惜阴的原因】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具体表现】
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未尝少闲。
【人物介绍】
陶侃,江西鄱阳人,东晋大司马。初为县吏,渐至郡守。永嘉五年(311),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313),任荆州刺史。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陶侃是一代名将,在东晋的建立过程中,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他颇有建树。他出身贫寒,在西晋风云变幻中,竟冲破门阀政治为寒门入仕设置的重重障碍,当上东晋炙手可热的荆州刺史,而颇有治绩。他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晋书》、《世说新语》等史书中,记载着不少有关他的遗闻逸事。
【启示】
1、陶侃胸怀大志,时刻不忘国家统一大业,珍惜时间,做事谨慎,勤恳,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德。
2、一个人要有大志,爱惜时间,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所作为。
3、我们要见贤思齐,爱惜时间,珍惜生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4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