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福州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7
    【导读】:

    福州端午节习俗有采莲、穿肚爿、佩香囊、悬蒲艾、饮雄黄酒、驱五毒/挂钟馗、放黄烟、裹粽、竞渡。

    一、采莲

    “采莲”即为筹募龙舟竞渡的经费。每年从四月下旬起,“采莲”成为乡间的头等大事,各村便以2人一组,敲锣打鼓高举本乡龙舟的旗帜,挨家挨店齐唱“采莲鼓”以筹集经费。

    二、穿肚爿

    肚爿即肚兜,穿肚爿是汉族重要的穿着习俗之一,过去大人小孩穿上肚爿,能保护人体胸腹这一重要部位不受风寒。大人还利用“肚爿袋”存放钱票,防止被偷。

    三、佩香囊

    香袋送给家人或亲友的小孩子。端午节这天大人们给孩子洗完澡、穿上新肚兜、换上夏装后,把香袋挂在孩子腰间,香气四溢,有益避邪气。

    四、悬蒲艾端午节当天,人们以红纸束菖蒲艾叶,悬于门上“以禳毒气”。菖蒲叶形状挺直狭长似宝剑,将其挂在门厅、床头等处,刃锋之下,邪虫恶豸自是不敢轻易进屋。菖蒲、艾叶凉干之后还可用于小孩子洗浴。

    五、饮雄黄酒

    闽人古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菖蒲酒可以起杀菌、保健、防止瘟疫作用,发展到后来,又加入雄黄形成雄黄酒。六、驱五毒/挂钟馗

    在衣饰上绣制、在糕饼上缀“五毒”图案,取驱除之意。如用黄纸摹印张天师像并绘上“五毒”图,悬户上,曰“天师符”;以黄纸印普庵佛像,贴在朝东壁上或门栏,曰“普庵符”;在厅堂上挂钟馗“捉鬼图”、“执剑蝠来(“只见福来”谐音)图”等 。

    七、放黄烟

    端午节这天,人们在室内屋壁、床帐之上燃放黄烟,黄气渐渐弥漫,熏杀躲藏在屋角墙缝的毒蛛恶虫。

    八、午时书

    午时书是早年福州端午节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其形式颇似春联,但内涵比春联更广。九、裹粽

    裹粽,即包粽子,粽子是端午节传统节日食品。福州俗语有“热餈凉粽”一说。但粽子不宜多吃,以防消化不良。十、竞渡

    福州民间的龙舟竞渡有二千多年历史,闽越族的先民“习于水斗,便于行舟而往若飘风”。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59220.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16:17:54  耗时:0.041
    0.04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