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古代女人怎么化妆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8
    【导读】:
    因为古代这个时间跨度太大了,不同的朝代女子化妆的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主要谈谈唐代女子的妆容,不要以为唐代女子对化妆研究没有现代社会透彻,“浓妆淡抹”从来都是女子未曾改变的爱好之一。而古代女子因为深居闺中,终日对镜贴花黄,竟也捣鼓了不少精致的妆容来。篇幅有限,我就从五个方面简单阐述女子的妆容,分别是粉底,胭脂,眉部,其他比如花钿等修饰,最后是唇部。因为从已经出土的陶俑来看,唐朝的妇女至少普遍都有化妆的习惯。而描眉,涂胭脂,敷白粉,点朱唇和贴花钿是唐代仕女的每日功课。工具/原料more粉底,腮红,眉笔,花钿,唇脂方法/步骤1/7分步阅读

    一开始的粉底就是普通的米做成的粉,就叫米粉。

    但是因为不好定妆,人们又发现了铅粉。虽然涂在脸上会增白,上妆效果好不易掉落,但是长期使用会让肌肤发青甚至金属中毒。

    除了这些粉以外还有水银粉、紫粉,珍珠粉,滑石粉、爽生粉、养颜粉、香粉等等……

    2/7

    打完粉底,我们就要涂腮红了,一般用胭脂作为腮红,胭脂音同燕脂燕支,为外来语。汉代时从匈奴传入我国。妇女敷粉后以之饰面,当年匈奴人有诗,“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意思是当年汉朝打到匈奴,占领了焉支山,因为焉支山里可以开采用于提炼成腮红的矿物质,所以匈奴人痛恨自己的妇女们都没了化妆品。

    早在商周,妇女以懂得在面部擦拭腮红美饰自己,只是当时并不流行,只有舞姬与宫人使用,所用材质为朱砂。汉朝后胭脂的进入改变了传统化妆材料并且使红妆得到进一步推广。再后来人们发现一种红蓝花。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

    3/7

    然后,我们就可以画眉了,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产生于战国时期。

    用来给眉毛上色的“黛”一开始是青绿的。所以”“黛色”指的就是近似黑又发绿的颜色,常用黛画眉所以又翠眉红颜一说。

    后来慢慢演化成黑色,当然也有黄色等非主流颜色

    以下是古代人常画的眉形

    4/7

    之后是其他装饰

    1.贴花钿:将各种材料剪成的花样,贴于脸上,一般是额头,脸蛋。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

    5/7

    2.面靥是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 , 也称妆靥。

    起初并不是为了妆饰, 而是宫廷生活中的一种特殊标记。当某妃例假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即在脸上点上小点,称为点痣,也叫点“的”,女史见了,即不用列名,

    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妆饰,多在嘴角边所点的。

    6/7

    3斜红

    相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宫中有一名宫女叫薛夜来,文帝对她十分宠爱。一天夜里,文帝在灯下读书,四周围是以水晶制成的屏风。薛夜来走近文帝,不觉一头撞上屏风,顿时鲜血直流,伤处如朝霞将散,愈后仍留下两道疤痕,但文帝对她宠爱如昔。其他宫女有见如此,也模仿起薛夜来的样子,用胭脂在脸部画上这种血痕,名“晓霞妆”。时间一长,便演变成一种特殊的妆式--斜红。一般画在太阳穴处,是一条红色弯弯的新月形,有的还故意描绘成残破状,像伤疤一样

    7/7

    最后就是画龙点睛的口红了

    唐代唇妆以小为美,口红被叫做口脂、唇脂,在动物脂肪中加入香料和红蓝花染色的脂就是口红了,有的配方还会加入朱砂、蜜蜡、香油等等

    同时根据历史记载有用雕花象牙筒来盛的口脂,也有这种纸片口红,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见到

    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古代女人化妆在面部就是这五大部分,像眼线,牙齿等就不细说了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66063.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16:19:27  耗时:0.037
    0.03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