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判定虚假宣传的方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09
    【导读】:
    日常生活中,许多商家为了提高销量,打响品牌名号,借多种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情形已有泛滥之势,需引起警惕。但是,什么样的行为才构成法律所禁止的虚假宣传行为呢?方法/步骤1/5分步阅读

    对产品性能、效果、用途等夸大其词,误导消费群对实际功效的判断。

    这在对保健品的宣传中尤为常见,具体方式主要体现为擅自增强产品功能、宣传疗效或辅助治疗功能时故意混淆保健品与药品间的概念等。尽管多数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对所宣传之功效持将信将疑的态度,但由于人们认同保健品见效慢且未必显著这一特性,于是试试看的心理便给某些企业创造了可乘之机。

    2/5

    对构成商品的原材料标示含糊,掩盖等级差别。

    这在对水晶、珍珠类产品的宣传中较为普遍,因为该类产品不但有与之极为相似又难辨真伪的替代品,而且品质等级划分有一定的专业性,加之系奢侈品,不可能经常购买,消费者不易积累有关该类商品的识别经验。

    3/5

    使用无效或过期的许可证、合格证,暗示其商品或服务品质正宗。

    比如在烟酒销售网点,高悬于某角落的专卖许可证已过期而未及时续展却仍堂而皇之销售之情形时有出现,这或许是由于疏忽但也不排除经营者存在一般消费者不会关注许可证有效期的侥幸心理。

    4/5

    宣称所售商品系同类某品牌的更新换代产品,喻示自己的商品在质量上更为卓越。

    此处的同类某品牌往往是已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或者已为消费者普遍认可的商品,称自己的产品是其更新换代产品,利用的是人们一般认为经改良的后代产品一定比前一代好的思维定势。

    5/5

    打着出口转内销、指定商品等旗号,为商品贴金。

    似乎出口转内销的服装面料就保证上乘,似乎指定商品就意味着具有被选中成为指定商品的优势之所在。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77273.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16:39:32  耗时:0.025
    0.02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