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是什么意思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11
    【导读】:

    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摘自《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如下: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白话释义: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

    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注释:

    1、信言:真实可信的话。

    2、善者:言语行为善良的人。

    3、辩:巧辩、能说会道。

    4、博:广博、渊博。

    5、圣人不积:有道的人不自私,没有占有的欲望。

    6、既以为人已愈有:已经把自己的一切用来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实。

    7、多:与“少”相对,此处意为“丰富”。

    8、利而不害:使在万物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万物。

    9、圣人之道:圣人的行为准则。

    扩展资料:

    延伸阅读:

    1、王弼《道德经注》

    信言不美,

    实在质也。

    美言不信。

    本在朴也。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

    极在一也。

    博者不知。圣人不积,

    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

    既以为人己愈有,

    物所尊也。

    既以与人己愈多。

    物所归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

    动常生成之也。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2、苏辙《老子解》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则为实而已,故不必美。美则为观而已,故不必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以善为主,则不求办。以辫为主,则未必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有一以贯之,则无所用博。学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

    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圣人抱一而已,他无所积也。然施其所能以为人,推其所有以与人,人有尽而一无尽,然後知一之为贵也。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势可以利人,则可以害人矣。力足以为之,则足以争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尝害,能为能争而未尝争,此天与圣人所以大过人,而为万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为书,与其所以为道之大略也,故於终篇复言之。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491851.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5:00:20  耗时:0.027
    0.02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