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13【导读】:
一、家庭的影响
1、父母的教养方式;
2、家庭氛围。
二、幼儿园的影响
1、教师的影响;
2、同伴的影响;
3、幼儿园的物质条件方面。
三、幼儿自身的因素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生物因素
扩展资料
幼儿自身的因素
在以前的研究中忽视了认知对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近十年的研究表明,认知在幼儿的攻击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幼儿对伤害情境中他人意图的知觉和归因决定着幼儿是否发动实施攻击行为。
在面对一个意图不明的消极结果时,攻击性幼儿容易把它归因为同伴出于敌意造成的,于是便对同伴实施侵略,非攻击性幼儿在面对这样一个情境时,往往归因于同伴无意造成的,也就不会产生攻击行为,攻击性的幼儿在对事件线索的利用上存在着一种偏见,即使对无意的行为也往往归因为有意的,攻击性的幼儿存在着认知上的偏见。
幼儿的攻击行为与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幼儿的自我意识增强,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他们容易发动侵犯行为,另外,在心理发展水平上,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他们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为了得到某种东西去攻击别人,但不能考虑到别人为此遭受到的痛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儿童攻击行为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50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