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六国论的词类活用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14
    【导读】:

    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日削月割。一净裹召天天地,一月月地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理:按理来说

    (2)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义:坚持正义。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待天下的奇才)礼:礼待

    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那么,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下:吞下

    以地事秦。(用土地侍奉秦国)事:侍奉

    (3)形容词作动词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始速祸焉。(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速:招致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杰段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解除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返趣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北宋政府实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贵族占有大量土地,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和西夏上贡大量银两以及商品。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二、赏析

    《六国论》在立论上具有借题发挥、借古喻今的写作特点外,在论证的严密性、语言的生动性上也堪称典范。第一段的逻辑性是非常严密的。作者开篇亮出观点。

    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读者一眼就抓住了论者的中心。然后,作者解释论点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再后,作者设问,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最后一句总结全段,这一段起到了“纲”的作用,后面的二、三两段实际上是围绕第一段展开的。

    三、作者

    宋代苏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国论 (苏洵作品)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508601.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7:18:05  耗时:0.024
    0.02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