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薄膜片材晕墨掉墨油墨附着力差等问题及解决办法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14
    【导读】:
    本文介绍了塑料薄膜诸如广告膜、装饰膜、自粘墙纸、包装膜、双面压花膜、地板膜胶、透明膜、色膜等需要油墨印刷会出现晕墨、油墨附着力差、掉墨等问题现象的解决办法,并分析原因,提出改善建议。工具/原料moreST600固墨粉、电晕电机、涂层处理一、改善塑料薄膜本身的吸墨性1/2分步阅读

    以下是塑料薄膜行业着墨常见大问题:

    1、印深色会晕墨,喷绘不同深色间隔会出现“模糊”现象。

    2、印刷小字中英文时不清晰,油墨分散。

    3、油墨附着上,但出现脱墨、脱色。

    ①印刷在薄膜材料表面的UV油墨比印刷在纸张表面的UV油墨更容易脱落,这主要是因为薄膜材料的表面张力较低,油墨难以牢固地附着在其表面。一般,塑料薄膜材料的表面张力须达到40mN/m以上才能与UV油墨牢固结合。

    ②原因及解决方法:任何塑料薄膜在生产过程中都不会避免摩擦力的影响,从而产生静电,正负离子之间相互吸引,致使膜表面张力缩小。

    ③薄膜材料出厂前,材料供应商须对其进行电晕和处理,为的是消除膜表面的静电影响,以增加其表面张力,在微观状态下使油墨有“空间”进去。因此,在实际印刷过程中,为达到良好的印刷效果,建议对需电晕处理的薄膜材料进行联机电晕处理。

    ④电晕处理的成本较低,但处理效果的稳定性较差,具有时效性,其电晕处理效果会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尤其是当薄膜材料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储存和在户外环境使用时,电晕处理效果减弱得更快,薄膜的化学稳定性、耐黄变等功能下降。另外一种方法是涂层处理,效果较电晕处理稳定,但成本较高。

    ⑤带涂层的薄膜材料,如果表面涂层牢固度差,会造成油墨附着力差;而无涂层薄膜材料往往因为面层与油墨结合牢度不好,造成油墨掉墨。

    ⑥另外需控制塑料薄膜配方。防止增塑剂、大豆油、粉体填料等的油、粉析出膜表面,导致油墨附着力下降,因此需控制好其添加量,属配方问题,应从配方上改善。如果是局部有油或粉析出,是没有完全分散好的原因,需做好预分散处理工作。

    ⑦建议从薄膜根本配方上解决薄膜材料本身的固墨性能,国内安米微纳高端粉体品牌已经研发出一种增加膜材表面张力的ST600固墨粉,当树脂粉使用,一定的添加量不但可以降低塑料薄膜的配方成本,而且倍数提高了薄膜材料的固墨性能,帮助解决了整个塑料行业的难题,提升了薄膜性能,诸如开口性、耐高温、耐候性、透明性、耐磨性等。

    以下图片是添加ST600固墨粉的区别

    2/2

    做白膜/色膜配方,举例:

    原配方为:100份PVC,80份钙粉,8份钛白粉,20份增塑剂,2份环氧大豆油

    现配方改为:90份PVC+10份ST600固墨粉,80份钙粉,8份钛白粉,20份增塑剂,2份环氧大豆油

    二、从油墨方面入手1/1

    原因:

    1.油墨和溶剂的配方成分里含有酸碱根与薄膜配方中的钙发生酸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在膜表面形成微观的气泡,使油墨难附着上,造成化墨、晕墨等现象。选用的油墨种类不对,或油墨品质差,附着力不好。

    2.油墨未干透就打捆装包,造成粘连掉色

    3.不同的油墨使用方式不同,干燥方式也有多种,不正确的干燥方式造成掉色

    4.油墨开封后放置时间长,使油墨的性状发生改变,附着力下降。

    解决方法:选择适用的油墨,与油墨或溶剂供应商提出要求,并要求其改善配方,提高附着力,但需考虑成本。

    其他常见错误:

    1.生产塑料薄膜时添加了过多再生料,使塑性不稳定,造成印刷后掉色。

    2.使用质量差的的稀料,印刷图案容易掉色;

    3.金色相比其他颜色,容易掉色。选用溶剂油墨使用固化剂可以有效提高着色牢度。

    注意事项

    ST600固墨粉需要与PVC树脂粉分散使用,达到固墨最佳效果

    建议透明PVC薄膜的配方使用ST600等量替代2-6份的PVC树脂粉,添加量不能太高

    有色膜可以添加10份以上,等量替代PVC粉

    PVC薄膜UV油墨油墨附着力塑料薄膜掉色薄膜晕墨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51058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1:26:36  耗时:0.029
    0.02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