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画色彩分几步呢?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16
    【导读】:
    美术高考中色彩几乎是所有院校的必考项目,色彩的考查形式大多集中于色彩静物、色彩风景以及色彩人物。以下是老师为考生提供的色彩学习的八大法则,在很多考生色彩学习的提高上都得到了验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色彩的学习并非考生所想象中的那么的难甚至是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系统的学习方法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方法/步骤1/7分步阅读

    第一法:和谐的构图—竖式优先,对比统一

    色彩静物写生通常会要求学生对提供的物体进行自由构图,因此,构图成为构成画面最不可缺少的要点之一,构图的目的在于增强画面表现力,更好地表达画面内容,使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独特。

    主体突出,意图明确,具有形式美感是构图的基本要求。构图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横构图,一种是竖构图,竖构图对空间的延伸,画面的把握会好些。通常来说,画面中有几个基本的视觉点,而构图就是解决如何把物体正确地安排在视觉点上的最佳办法。基本的构图物体的摆放基本遵循三角形、C形、S形、反S形等方式。

    2/7

    第二法:色调统一冷暖明确,色相统一

    要提升画面的第一直观美感,色调是关键。一张色彩非常统一的画面,会让人感觉特别舒服,和谐

    3/7

    第三法:中心的塑造—明确主体,中心深入

    在默写中,不同位置的物体必须有主次区分,在深入刻画阶段,首先确立画面物体的主次顺序,找到第一主物体,第二、第三主物体及陪衬物。明确表现第一主物体,这也是整个画面的中心塑求点,除此之外其他任何物体不能超过主题的塑造程度,让画面的趣味中心偏移到主物体上,画面的视觉中心集中在主物体周围,避免面面俱到,从整体出发,从主体中心出发,才能营造一个完整、整体、和谐的画面。

    4/7

    第四法:质感的表现—把握细微变化,强调肌理

    在默写中,表现物体的质感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们在平时留意身边事物表象特征的同时,要多分析物体表面肌理的构成特点,才有可能使物体更真实、更生动。区分质感,得注意观察不同质感表面明暗的反差度、高光及反光的强弱度、环境色的明显度等,只有捕捉到了这些细微的变化,才能把物体的质感充分表现出来。

    5/7

    第五法:虚实的处理—前实后虚,近实远虚

    虚实关系的表现尤为重要,而这一点更是初学者最难理解和把握的问题。我们在作画时,可以主观处理画面的前后虚实对比关系,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6/7

    第六法:灵动的笔触—胆大心细,灵活用笔,宁松勿紧

    松动的笔触能有助提升画面的品味。随和的用笔,可是使整幅画面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流动的颜色伴随着灵动的笔触,可以更好的表现物体的质感,胆大而心细,随心所欲。如在较短的时间内作画,不可能让你有过多深入的刻画,要想提升绘画感,增强画面的情趣,不妨多试试松动的用笔。

    7/7

    第七法:高级灰的应用—复色并置,多而不乱

    市面上的颜料种类越来越多灰色系多大十种之多,这为画面的处理带来不少便捷。应注意高级灰的运用非常重要。高级灰,是画面丰富而微妙的色彩变化的统称,这一次源于央美,正是所谓真正的色彩的含义精髓所在。为了统一色调,在变化反差较大的色彩环境中,一方面保留色彩的区别,另一方面运用高级灰的构成实现其微妙的变化,使画面变化而统一,微妙而丰富。一笔一色,笔笔是复色,却整体统一,没有大面积的纯色。画面通透、自然、微妙、丰富。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52193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7:06:45  耗时:0.037
    0.03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