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面临的问题?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19(1)物流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现象突出。
目前我国只有130多万公里的公路,绝大多数还是二、三级以下的公路;6万多公里铁路,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6公里铁路,不到欧洲的一半,与拥有四通八达运输网的北美相比更是有很大差距;2004年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2亿吨,同比增长38%,由于疏运能力不配套造成了压库压港,7月份全国主要港口铁矿石港存达3400万吨,同比增长了146%,年末仍高达2400万吨。而目前现有设施也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2)粗放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国际上通常把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运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经过经济结构调整,推行现代物流运作模式,这项指标普遍降为10左右。近年来,我国的这项指标虽然有所降低,但2005年仍然高达18。6。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与这些国家差异较大,但也反映出物流运作效率方面的差距。
物流服务社会化程度低,物流企业“小、散、差”问题还比较突出。在运输市场上,大量规模小、实力弱的小企业和个体运输户从事道路运输,导致空驶和超载现象并存。在仓储方面,一些冷藏、冷冻、恒温、恒湿,以及危险化学品储存能力不足,特别是从农田到餐桌的“冷链”没有形成。有专家估算,我国鲜活、冷冻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流通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到30。

(3)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
4/6(4)功能单一,缺乏特色。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物流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提供门到门运输及有关的基本服务,还要实行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从生产材料采购到产品送达消费者的一整套服务系统,包括相关的物流延伸服务,如包装、加工、配货等方面。而我国物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尚未完全落实到行动中,落后的管理、技术、设备也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并不断流失。
当前我国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物流人才较少,而且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6/6(6)物流发展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体制方面的障碍。物流的产业形态和行业地位不明确,物流组织布局分散,物流资源和市场条块分割,地方**和行业垄断等对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作形成体制性障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548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