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病句辨析成分残缺或赘余之宾语残缺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26【导读】:
病句辨析题是高考第三大板块“语言知识运用”的一个重要板块。所谓“病句”是指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不合逻辑手里的句子,即在与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它是历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现代汉语中,各种句子成分都有一定的结构规律,如果句子某种成分应该有,而句子却没有,句子结构不完整,或者句子句子结构已经完整,句意已经明确,而又多出了一些不必要的词语,导致句意表达不清或者不可理解就会产生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的语病。宾语也是一个句子的主要句子成分,如果误把把句子的其他成分误当做宾语就会产生主语残缺的语病。工具/原料more高考病句题考生正确的方法方法/步骤1/2分步阅读
2/2
注意事项
宾语前面的定语过长,造成的宾语残缺。如果宾语前面的定语成分过长,就会让人误把宾语的定语当作宾语,从而造成句子的宾语残缺。如:“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这个句子中由于宾语中心词前面的定语过长,误把其作为了“出现”的宾语,从而造成宾语残缺。


宾语前面有动宾短语作定语,造成宾语残缺。如果宾语前面有动宾短语作定语,就会让人误把动宾短语的宾语当作全句的宾语,从而造成宾语残缺。如:“政府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个句子中,“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这是本是一个动宾短语,做句子的定语,但是却容易让人认为它的宾语“假冒伪劣商品”是句子的宾语,从而造成动词“打击”宾语残缺。


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要灵活运用,不要生搬硬套。
高考高中语文病句辨析残缺或赘余宾语残缺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02781.html
上一篇:割绳子垃圾场第十九关怎么过?
下一篇:菜鸟怎么看取件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