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减少鱼类运输途中的死伤损耗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26运输途中大量死鱼,往往是因为增氧不足或是供氧中断。运输中要配备功率足够大的增氧设备,或是携带容量足够大的增氧气罐,蓄电池的容量也要足够,且在出发前要给蓄电池充满电。此外,为了防止中途增氧泵烧坏等故障,最好携带备用增氧机;为了防止长途运输中车辆故障等因素,导致中途停留时间过长蓄电池电量耗尽而死鱼,最好携带备用蓄电池。

光保证增氧机等设备供氧充足还不行,还需要保证水质,否则供氧再多可能鱼类也无法呼吸。运输水箱里要装水足够,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短途运输的装水下限是水鱼重量比为1:1,如果条件许可最好装到3:1以上;长途运输的的装水下限是水鱼重量比为2:1。如果水装少了,很可能会导致运输中水质呈现胶粘状,鱼类无法呼吸而死亡。

最好采用方形水箱运输鱼类。圆柱形箱体装鱼少,占的空间大,太拥挤,不方便鱼类活动。此外,水箱内部的增氧管道孔洞也要分步均匀,且固定各个冒泡口,否则,就算供氧功率足够,由于供氧不均匀也会出现大量死鱼。

运输途中,最好不要让鱼类见光,这样就能减少鱼类的打斗和运动,防止水质过快变差,减少损耗。长途运输鱼类,建议采用专业的鲜活水产运输车进行运输,这样中途加换水方便,也能防止鱼类见光和日晒,能保温。短途运输中,可以给水箱盖上帆布或是盖子。

不管短长途运输,如果条件许可,最好把每一种鱼单独放置在一个水箱里。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同种类的鱼相互打架;另一方面,不同的鱼需氧量不一样,单独放可以减少争抢氧气的剧烈运动导致死鱼;再则,某些鱼类的排泄物能对其他鱼类有害,很可能导致其他鱼类呼吸障碍而死亡,单独放置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鱼类对水温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鱼类死亡。在苦寒的冬天,可以抽取暖和的地下水装箱运鱼,且井水要即抽即用,没有井水可以人工烧热水装车,此外,最好把车厢或水箱封盖起来,防止散热过快。在夏天,为了防止水温上升,可以在水箱里加冰块,或是使用可控温度的冷运车运输。

一些生性凶猛的鱼类,例如鲶鱼、塘角鱼,则要一反常道进行运输,少装水,尽力供氧。这些鱼类要冲撞蹦跳撕咬,就必须要躯体产生大角度运动,水装少了,鱼群大量挤在一起,活动空间有限,鱼体无法动惮,发挥不了身体的力度,就能最大限度减少打架。

如果运输体格大小相差悬殊的生性凶猛鱼类,大鱼很可能啃食小鱼。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最好把大鱼用网兜装起来再放进水箱里,每条大鱼装一个网兜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0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