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4-28放下架子!
和叛逆期的孩子交流的时候,家长最好放下身为家长的架子,不要动不动就叉腰训斥,毕竟进入叛逆期的孩子,已经把自己当作“小大人”了,他们认为自己和家长应该是平等的。所以,这个时候家长最好不要让类似于“你吃我的、穿我的、用我的,居然还不听我的”这样的话从自己的嘴里蹦出来。不想和孩子闹得太僵,最好冷静下来,别把青春期的孩子当两三岁的小孩子看待。因为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其自尊心开始变得薄如蝉翼,家长最好小心呵护。“恶语伤人六月寒”,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不要有传说中的“等级观念”,而要尽可能尊重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人。

了解原因!
唯有精准“把脉”方能准确“施方”。孩子为什么而叛逆,家长如果心中没数的话,估计很难与叛逆期的孩子有共同语言。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刺猬”,他(她)可能对母亲表现出叛逆的行为,但对父亲,却不敢造次;有的孩子在家里叛逆,但到了学校却老老实实的,不敢越“雷池”半步,家长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了解叛逆期孩子心中真实的想法,才能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抢夺先机,修复亲子关系,让家庭教育拥有一定的成效。

停止唠叨!
一些家长在孩子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总喜欢唠叨个不停,甚至一遇到什么人都毫不悭吝地用比较刻薄的话贬低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叛逆期的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唠唠叨叨中变得没有什么自尊心,家长的权威在孩子的心中也逐渐被家长的唠叨蚕食殆尽,这对转变孩子的叛逆行为是极其不利的。

冷却处理!
当孩子在怒头上的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别当婆婆妈妈的“唐僧”,而是以“冷却处理”的方式让孩子也冷静下来,当孩子经过一段“冷却期”的冷静之后,估计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在言行方面存在的不当之处,毕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虽然心理方面不是多么健全,但智商并非严重“欠费”。在孩子出现叛逆行为之时,家长先包容,自己冷静下来,再给孩子一些“冷却”的缓冲期,再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

坚持原则!
如果孩子的叛逆行为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那么家长可以容忍,可以包容,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如果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就应该为孩子的叛逆行为“紧急刹车”。就算孩子是小大人,但就算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也不能捅太大的娄子。在原则问题上,家长要做到寸步不让。
注意事项进入叛逆期的孩子,从来都是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家长。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孩子会对家长有一种盲目崇拜的想法;而当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的一些陈规陋习如果继续毫无遮掩地呈现在孩子的面前,比如家长自己不思进取,每天只顾着打麻将,那么这种家长的孩子,其责任心也很难在“服务区”。因为家长的生活态度会“传染”给孩子,会改变孩子的心态,乃至让孩子出现一些让家长感觉到有点“叛逆”的言行。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15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