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太极拳(站桩)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5
    【导读】: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工具/原料more人 努力 坚持方法/步骤1/5分步阅读

    太极桩功

    太极桩功太极拳的基本功修炼,对太极拳的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人提高自身功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站桩功是传统武术内练能力的基础。习练者在站桩中,通过思维意识的运用,而进入意识相对的静止状态,从中实现人体的阴阳平衡、开通经络、调和气血、补养元气,达到培本固元地目的。通过在桩功中的锻炼,才能使体内的真气运动自如,通过心法的应用才能进入静定的状态,才能达到天地人三合一的境界。

    2/5

    太极桩(一):

    行功姿势:身体自然站立,两脚横开与肩同宽,成11字形。头正身直,二目垂帘向前下方斜视,从头到脚,进行周身放松。两手自然下垂,贴于大腿两侧。舌抵门牙牙龈。

    心法:身体放松后观想自身与茫茫宇宙混然合为一体进入忘我境界。

    3/5

    太极桩(二)

    1、两脚横开,比肩略宽一脚,两脚成11型站立,从头到脚依次放松,然后两腿微屈,成高马桩,有圆裆之意。含胸拔背。

    两臂慢慢抬起与肩平,肘略低于肩,两肩胛骨用力贴向前胸,两臂在胸前成环形。(以身体感觉舒适为度)。

    2、两手十指自然张开,弯曲,形似虎爪,两手相距2寸,手心向内,距胸前一尺三寸左右,成扁圆状。

    3、头项不偏不斜,项部直立,以头部舒适为度。

    4、两眼开目平视两手间(也可平视远处一定目标),眼不可睁太大。

    心法:

    1、肩井与涌泉成一线1–2分钟,找放松的感觉,涌泉有麻、热、胀即为正确。

    2、肩井、曲池、合谷放松。

    3、肩胛骨前贴。

    4、臀部前贴。

    5、膝关节外撑。

    6、手臂外撑(即要外撑又要内抱有挟球感)。

    7、意守丹田呼吸气沉丹田。

    1–7每个动作1–2分钟,一个轮回8–10分钟,能做几轮回做几个,一般8–10个轮回。

    4/5

    太极桩(三)(收式):

    行功姿势:由原式起,两手由身体两侧向小腹丹田处抱合,双手重叠一处,左手内劳宫扣于右手外劳宫,扣于丹田处,头正体直,目视前方。

    心法:意想周身真气通过肢体经脉回收丹田。

    5/5

    太极桩在武当太乙门密传丹派中,素以百日功成而著称,有百日功之美称。是太乙门众多功法中的一个比较好的桩法。其每个阶段的检验标准也不一样。根据学员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先将太极桩初期的检验标准介绍如下,供广大学员参考:

    站太极桩一星期:

    1、精力、体力比以前有所变化。

    2、睡眠有沉实感。

    3、个别的学员有身体轻灵的感觉。

    4、有兴阳的现象。(男同志)

    站太极桩半个月内:

    1、精力、体力更加旺盛,抗疲劳能力明显增强。

    2、在站桩中,所有的心法感觉均有良好的进展。

    3、睡眠安详,沉稳。

    4、身体具有轻灵,柔软的轻身感觉。

    5、有较强的食欲。消化功能增强。

    6、阳举现象明显。

    二个月内:

    1、精力旺盛、体力充沛。

    2、食欲旺盛、消化功能极强。

    3、轻身功夫初步的上身,日常中(非功态)身体倍感轻灵。

    4、周身关节灵活。自感身体柔软异常。

    5、身体有想挨打的感觉。

    6、打击力量有明显的增强。

    百日内:

    1、轻身功夫上身

    2、抗击打的护体神功初成。

    3、身体柔软、轻灵异常。

    4、打击力、穿透力大幅度增加。

    注意事项

    心静,莫心急、烦躁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76695.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12:57:39  耗时:0.025
    0.02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