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的题目叫做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5【导读】:
《圆明园的毁灭》作者用昔日的辉煌来衬托现在的荒凉,同时现在的圆明园也与它过去的辉煌形成对比。
通过对比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和灾难,控诉侵略者的罪行,呼唤人们对历史的关注.
这样写反衬了英法联军的残暴、野蛮,也反映了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和落后,更反映了作者对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所以作者要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扩展资料
文章结构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
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的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第五自然段用精练、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圆明园的毁灭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83820.html
上一篇:专业代码怎么变成两位
下一篇:ppt如何修改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