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古人在军队中插了很多旗帜,都有什么用途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7
    【导读】:
    公元前204年,为巩固侧翼,韩信率数万汉军背水结阵,与二十万赵军在井陉对峙。二千汉军伏兵乘赵军轻敌出击之机,攻占赵军大营,“拔赵帜,立汉赤帜”。赵军发现大营被踹,心无斗志,全军覆没,“背水一战”由此而来。此战中,军旗的重要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方法/步骤1/8分步阅读

    古人对熊、虎等猛兽有崇拜心理,在布上画熊和虎,祈求祥瑞护佑,这就成了旗。不仅如此,古人将一些特殊符号画在布条上,此为帜。在《墨子》中,两者合二为一,首见“旗帜”一词。在没有社交软件的古代,竖立在杆子上的旗帜,是体现等级、显示位置和通信联络的神器,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在军队中广泛使用。

    2/8

    一、纛

    在军旗中,“纛(读dào)”的地位最高,它代表着最高统治者,有“旗头”之称。常见的旗帜不同,竖立纛的旗杆上部有一个毛球,是用耗牛尾制成,称为旓(读shāo)。用旓装饰的纛,源自于黄帝。他战胜蚩尤后,剪下蚩尤的头发作为纛的装饰,由此奠定了纛的神圣地位。

    3/8

    随着时间的推移,纛的形制略有变化,始终传承不绝。成吉思汗的大纛,称为“苏勒德”。它类似于矛状的古代兵器,矛底銎部有个圆盘,盘沿上有81个小孔,以马鬃为旓,用松柏做杆,竖立在石质龟座上,是守护蒙古族的圣物,也是攻无不克的胜利图腾,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受到北方放牧民族大纛文化的影响,奥斯曼帝国苏丹的令旗也采取了大纛的样式。

    4/8

    二、牙旗

    在影视剧中,军队出征时常会举办祭旗仪式。祭祀的旗帜就是牙旗。三国时期,薛综认为:“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意思是说,天子或将军出征,在军营前树立旗帜,旗竿饰有象牙,因此得名牙旗。

    5/8

    竖立牙旗的营门,叫做“牙门”,也叫“军门”。 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周礼》中,把“牙门”称为“旌门”,有“为帷宫,设旌门”的记载。到北宋时,“近俗尚武,是以通呼公府、公门为牙门,字称讹变转为衙。”在牙门传承中,以讹传讹,变成了衙门。至于军门,成为了明代高级将领,如总督、巡抚的代名词,也是清代对提督或总兵的尊称。

    6/8

    三、号旗

    “背水一战”中,二千汉军偷袭赵营,使用的就是红色的号旗。底层士兵携带大量号旗出战迎敌,能够在战场上区分敌我,鼓舞士气。将领临场指挥时,可以通过号旗的数量,判断士兵的伤亡情况,此外,观察号旗的推进速度,判断战场局势变化,做出准确的判断,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创造有利条件

    7/8

    四、信幡

    代表皇帝的军旗,除了纛,还有信幡。这种表明将官身份的旗帜,在司马炎建立西晋后,赋予了新的含义。当时,用画有白虎的幡,作为主战的军旗。与之相对,驺(读zōu)虞幡释放的是和谈罢兵的信号。清朝文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提出“ 晋制最重驺虞幡”。说明驺虞幡是皇权的象征,影响力巨大。

    8/8

    五、五方旗

    旗帜除了表明身份和地位,还能标示位置。相传在黄帝时期,就用青、赤、白、黑、黄等五种颜色,代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因此称为“五方旗”。古代军队作战时,五方旗能够便于将领指挥军队,随时掌握战场动态。

    历史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698776.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9:04:18  耗时:0.026
    0.02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