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7狠抓生活习惯
有小学给孩子发了一本《好习惯手册》,并让家长记录好孩子的实施情况。21天过后,家长们惊喜地发现,孩子变得更加懂事了。好习惯能成就人,坏习惯会毁掉人。让孩子自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能让他们受益终生。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定要先抓好习惯,再谈成绩。
1.规范孩子的生活作息
坚持早睡早起,不迟到,不早退,做个守时的好孩子。放学回家先学习,做完作业再玩耍,做个好学的好孩子。不沉迷手机,不沉迷网络游戏,一切以学习为重
2.让孩子学会团结同学
见到老师、同学要主动问好,和大家友好相处。和别人说话时要态度友好,不随意打断别人,更不能嘲笑同学。热爱集体,热爱同学,和班集体团结在一起。
3.让孩子学会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重老师,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做到的。上课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相信老师,牢记老师的教导。学会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且欣赏老师。

狠抓写字水平
现在,电脑阅卷越来越普及,孩子的字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成绩好的孩子,一般字也写得好,成绩不好的孩子,卷面往往一塌糊涂。
写字太重要了,不仅影响了成绩,甚至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气质性格。
练字,是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让他们重视学习的方法之一。
1.提供字帖和铅笔给孩子练字。使用正规的字帖,让孩子在田字格中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好每一笔每一划。一二年级主要写铅笔字,尽量选用比较硬的HB铅笔,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2.指导孩子养成正确写字姿势。写字口诀要记牢:写字时,要做到,身体直,脚近靠。头离本子一尺高,本子不斜头不歪。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长。3.提醒督促孩子成功贵在坚持。每天练字半小时,一个月后,就会发现孩子的字有了明显进步。一定要告诉孩子,练字贵在坚持,谁最有耐心,谁坚持最久,谁就写得最棒。

狠抓学习效率
最让家长头疼的除了孩子的成绩,就是写作业慢的问题。不难发现,差生都有同一个特点:做作业速度慢。别人放学前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要做两三个小时,考试时同学都交卷了,他还在磨磨蹭蹭地答题。学习效率提不上来,孩子的成绩就永远提不上来。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方法有:
1.为孩子营造安静的环境
给孩子提供安静、稳定、不易受干扰的学习环境,保证他能安心学习。不开电视,不打麻将,不让手机发出声音,不制造多余的噪音等等。
2.锻炼孩子去集中注意力
不允许孩子边做边玩,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先学习,再做其他事。如果孩子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以短暂休息,劳逸结合,尽快恢复精力。
3.家长也要发挥督促作用
比如跟孩子约定好,比如这次40分钟内完成作业,下次争取30分钟完成,一点点加快速度。不要在孩子学习时一会儿指责这,一会儿批评那,过度干预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态度要和蔼恳切,用商量的语气,孩子更愿意接受。

狠抓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知识不难,很容易就能把分数提上去。但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再努力也没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是决定成绩的关键。
1.爱护并收拾好学习用具。
教会孩子爱护所有课本和学习用具,养成节约的好习惯。
不要弄坏、弄脏、弄皱,自觉收拾学习用具,避免丢三落四。
2.科学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按时完成作业,预留好课余学习与阅读的时间。
3.预习和复习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既要带着问题听课,也要及时复习,巩固知识。
4.认真听课
不瞌睡,不开小差,不和同桌聊天,专心听课,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记下来。
5.多思多问,大胆质疑
遇到不懂的就要问,觉得不合理的可以大胆质疑,这样才能把学习搞好。

狠抓学习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先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再抓成绩。学习态度不仅影响孩子学习行为,还直接影响学习成绩。爱学习,认为学习很有意义的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成绩都很优秀。而那些讨厌学习的学生,课堂行为问题多,成绩也很差。抓孩子的学习态度,这样做,才抓到点子上!
1.和孩子约法三章在学校要专心听课,做好笔记,踊跃发言,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认真学习。在家要先学习再游戏,作业不能拖拉,不能应付,安排好学习、阅读、运动和娱乐的时间。和孩子约法三章,做不好就要接受批评,做好了就能得到奖励。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多说一些鼓励的话,给予孩子足够的学习动力利用孩子的好奇心,通过游戏形式的学习,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建立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从中得到成就感与自信心。4.帮助孩子制定计划
引导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并帮助孩子制作合理的计划,让孩子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孩子从小就养成做事之前制定计划,做事时从容不迫的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不要急于求成而拔苗助长。
经验里讲的东西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法,家长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孩子。
家长要考虑到孩子的情绪,做到不逼迫孩子,让孩子的童年充实而又快乐。
觉得本经验有用请帮忙点赞,谢谢!您的支持对我很有用!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0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