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春秋战国十大刺客 详细的故事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7
    【导读】:

    春秋战国十大刺客:高渠弥、曹沫、鉏鸒、专诸、要离、豫让、聂政、朱亥、荆轲、高渐离。

    1、高渠弥,春秋郑国人氏。

    公元前696年,逃亡在外的太子姬忽回国即位,是为郑昭公。昭公的即位让高渠弥惶惶不安,高渠弥于是决定铤而走险,先发制人。第二年十月辛卯这天,早有预谋的高渠弥趁着与昭公一同出猎的机会,在野外猎苑偷偷地用手中的箭,把毫无戒备的郑昭公射杀了。

    公元前694年,齐襄公假意邀请郑国新君子亹和高渠弥入齐访问,二人一到齐国,就被绑了,而高渠弥弑君,被齐襄公车裂而死。

    2、曹沫,春秋鲁国人氏。

    曹沫,鲁国人,以力大勇敢著称。鲁公对他很欣赏,任命他为将军,同齐国交战。未料三战皆败,鲁公心怯,赶紧商议割地求和。但是并未责怪曹沫,仍用他为将。

    齐桓公答应和鲁在柯地会盟。正当鲁公与桓公即将达成屈辱协议之时,曹沫手执匕首冲上前去,劫持了齐桓公。桓公左右恐伤到主公,不敢动作。

    桓公问:“你想怎样?”曹沫说:“齐强鲁弱,您恃强凌弱太过分了。大王您认为该怎么办呢?”桓公被迫答应尽数归还侵夺鲁国的土地。得到承诺后,曹沫扔下匕首重新站在群臣之中,面不改色,辞令如故。桓公恼羞成怒,想毁约食言,被管仲劝止。于是,不费吹灰之力,曹沫三战所失的土地又都被全数归还。

    3、鉏鸒,春秋晋国人氏。

    晋灵公怨恨赵盾,就派一个叫鉏鸒的人去刺杀赵盾。鉏鸒是一个很有正义感而又慷慨激昂的汉子,他趁夜悄悄潜到赵盾的府第,见厅门微开,里面透出一线灯光。鉏鸒看到,夜深人静的午夜,赵盾还在为国家事务而操劳。

    鉏鸒悄悄地又退出来,望着满天的星星长叹一声:“杀国家的栋梁之臣是不义,违背君令是不忠,可叫我怎么办?”这位慷慨悲歌的燕赵汉子,最后把自己的头颅撞向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4、专诸,春秋吴国棠邑人氏。

    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鱼肠剑),当场刺杀吴王僚,专诸也被吴王僚的侍卫杀死。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

    5、要离,春秋吴国人氏。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吴王阖闾成功篡位。吴王僚之子庆忌为报杀父之仇,筹集兵力,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以备攻打吴国,夺取父亲的王位。当时,不管是吴王阖闾政权的稳定还是百姓和平生活都受到严重威胁。为此,要离用苦肉计成功刺杀了庆忌。

    要离回国后,吴王阖闾亲自迎接,并且要重重赏赐要离。要离不愿接受封赏,说:“我杀庆忌,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吴国的百姓生活安宁,免受战乱之苦。”说完,要离拔剑自刎。要离刺杀庆忌是春秋时期的一件重大事件。

    6、豫让,战国时晋国人氏。

    晋出公二十二年(前453年),赵、韩、魏联手在晋阳之战中攻打智氏,智伯瑶兵败身亡。为了给主公智伯瑶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7、聂政,战国时韩国轵人氏。

    聂政年青侠义,因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荌避祸齐地,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聂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聂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己报仇。

    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韩都阳翟,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荌,遂以剑自毁其面,挖眼、剖腹自杀。

    8、朱亥,战国时魏国人氏。

    魏无忌偷出魏王的兵符,魏无忌在朱亥的陪同下来到了晋鄙军中,晋鄙见到兵符后,并没有打算叫出军队,并对魏无忌说:“我现在手握十万大军,驻扎在这里是受了魏王的重任,你现在单凭一个兵符就想接替我,这是什么情况?”

    朱亥站在一旁听完后,知道晋鄙不打算让出军队的指挥权,还没有等魏无忌开口,朱亥当机立断从袖筒中掏出了事先带来的四十多斤重的铁锤,出身屠夫的他臂力惊人,一锤子下去敲死了晋鄙。朱亥一直跟着魏无忌,直到后来回到了魏国做了将军。

    9、荆轲,战国时卫国人氏。

    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10、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氏。

    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后秦灭六国后,秦王因为高渐离击筑太好了,就请他来王宫为他击筑助兴。

    可是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他了。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正入迷时,向秦王的头部猛砸,想杀死他,但失败被杀。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01371.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5 04:04:37  耗时:0.033
    0.03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