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孕期糖耐量异常的的饮食指南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9
    【导读】:
    在怀孕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要积极进行饮食管理,不能因为怀孕了就什么都不避忌,否则很容易患妊娠糖尿病。那么,糖耐量异常的孕妇怎么吃呢?方法/步骤1/3分步阅读

    一、孕妇糖耐量异常的定义:

    在妊娠28周,让孕妇空腹状况下,将50g葡萄糖溶于200毫升水中一次服用后一小时测孕妇的血糖水平,若血糖水平7.78毫摩尔/升,表明她的糖代谢是正常的,若服糖后一小时孕妇血糖水平≥7.78毫摩尔/升,则为可疑,需进一步查空腹血糖后服100g葡萄糖+水200~300毫升,在服糖后1,2,3小时各查血糖一次。四次血糖测定中,有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结果不正常就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需进一步饮食控制或药物治疗,四次血糖中,仅有一次不正常,表明糖代谢有轻度受损,需进行饮食控制,四次血糖都正常者,虽然服50g葡萄糖后的血糖不正常,但也无妨,表明孕妇的糖代谢是正常的。

    糖耐量异常的孕妇其各项指标虽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随孕周的增加,有可能发展成糖尿病。其巨大儿、羊水过多、早产、难产、围产儿病率均较普通孕妇增高,故在妊娠管理上与糖尿病相同。

    2/3

    二、孕期糖尿病异常的饮食指南:

    1、要根据体重计算热量

    对于糖耐量异常的孕妇而言,可根据体重来计算每日需要的热量,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饮食原则,有条件可以由营养师制定食谱。肥胖孕妇在妊娠期不宜减体重,避免母体内的酮体增加,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但总热量摄取不宜过多,以保证正常体重增长为宜;体重较轻或体质虚弱的孕妇,应该供给足够的热量,并根据血糖、尿糖等病情随时调整饮食。

    女性的标准体重是: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公斤)。体重为标准体重80%~120%者需30kal/(kg*d),120%~150%标准体重者需24kal/(kg*d),150%的为12-15kal/(kg*d)。

    其中热量分配:早餐摄入10%的热量,午餐和晚餐各30%,平常加餐共为30%。例如:每日主食(米、面)约300g-350g左右,蛋白质约75g~100g左右,脂肪约50g,以豆油、玉米油、菜油、麻油为主,少食动物油脂,尤其是猪油、牛羊油等。

    2、保持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

    为维持血糖水平平稳,避免酮症酸中毒发生,运孕妇的餐次分配非常重要。每天最好分三大餐和三小餐,特别要避免晚餐与隔天早餐的时间相距过久,适宜的做法是在睡前补充一些点心。

    3、多摄取纤维含量高的食物

    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降低血糖的作用。蔬菜、水果、海藻和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可以延长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时间,减轻饥饿感,水果中的果胶能够延缓葡萄糖吸收,使饭后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因此,在可摄取的分量范围内,多摄取高纤维食物,如以糙米或五谷米饭取代白米饭,增加蔬菜和新鲜水果,但不要喝果汁等,也不可无限量地吃水果。

    3/3

    4、多摄取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

    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5、严格控制易被体内吸收的单糖

    应该严格控制容易被体内吸收的单糖,如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蜂蜜、麦芽糖及含糖饮料、甜食等。要尽量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主食,如以糙米或五谷饭取代白米饭,选用全谷类面包或馒头等,同时与一些根茎类蔬菜混合食用,如土豆、芋头、山药等,更有利于控制血糖。由于孕妇早晨的血糖值较高,所以早餐食物的淀粉含量必须要少一些。

    6、保证蛋白质的摄取量

    糖耐量异常的孕妇的蛋白质分解增加,氮丢失得太多,容易发生氮的负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较正常孕妇增多,每天摄入以100-110克为宜,如鸡蛋、牛奶、深红色肉类、鱼类及豆浆、豆腐等黄豆制品,其中动物蛋白质占1/3。每天最好喝2杯牛奶,以获得足够钙质。但切不可以把牛奶当水喝,这样容易使血糖过高。

    7、控制油脂类食物的摄入

    脂肪摄入量每公斤体重要小于1克,同时还应该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肉皮、肥肉等食物。可以增加干果类食物的摄入量,也可以为身体提供较多的植物油。

    孕期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19991.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6:27:22  耗时:0.032
    0.03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