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艾青这一笔名第一次使用在哪里。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09
    【导读】: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艾青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扩展资料:

    “艾青”本是诗人的笔名。1910年,他出生在浙江金华县一个叫畈田蒋的村庄(今属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里,蒋是大姓,据说村名就得自蒋姓先辈耕耘一畈好田的期待与感叹。诗人落地,最初得名海清,后又改为正涵,号为海澄。

    而“艾青”这个名字,要晚于“蒋正涵”“蒋海澄”二十多年。但对读者们来说,“艾青”显然要远远响亮过它们。以至于诗人那依旧存在于畈田蒋的故居,也被称为艾青故居,而非其他。

    作家使用笔名,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笔名的出处由来多种多样,但以笔名行世而盖过本名,却常有着共通的原因,即读者对其创作的肯定。1933年,“艾青”第一次出现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

    在此之前,艾青也用过其他笔名。但以“艾青”署名的这部作品,却以沉郁而充沛的感情真正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回忆与赞美畈田蒋岁月里那位乳母的《大堰河》,也成为“艾青”的成名作。

    用什么名,其实并不重要,这一点,在眼下这个时代新型的创作中印证得尤其明显。在时兴的网络小说领域,作者的“笔名”千奇百怪,各种名词动词组合不亦乐乎,但读者真正买账的,却并不是那个特异的名字,而是一系列有吸引力的作品。

    唯有成功的作品打底,“笔名”才能形成类似品牌的效应。“艾青”的成功,也并不仅限于《大堰河》,而是包括了此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一系列作品。“大地之子”的诗人形象,是一系列成功作品共同充实起来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艾青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笔名的奥秘(大地漫笔·编辑丛谈)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22866.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05:24:56  耗时:0.028
    0.02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