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乘自动扶梯安全守则,如何保证儿童孩子乘梯安全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11
    【导读】:
    近日看新闻又见自动扶梯发生带人事故,令一妈妈身亡,使人痛惜。这样的事故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电梯事故,有的是使用者忽略细节,有的是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乘坐手持电梯时,我们如果注意一些小细节,那么可以大大降低悲剧的发生。工具/原料more安全知识自动扶梯一、乘自动扶梯的七大安全守则1/7分步阅读

    据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估测,全美2007年发生大约1.1万起自动扶梯伤亡事故,其中绝大部分是跌落事故,还有大约10%是手、脚或鞋子遭自动扶梯夹住。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制定的《自动扶梯安全守则》,提出了乘自动扶梯的七大安全守则:

    1.乘梯前,确保你的鞋带是系好的;

    2/7

    乘梯时,尽量站在梯级中间,结束乘梯时确保快速稳步离开;

    3/7

    携带儿童乘梯时,必须确保总是牵着他们的手,绝对禁止儿童在扶梯上玩耍;

    4/7

    禁止将儿童放入手推童车、学步车或购物车乘梯;

    5/7

    乘梯时,留意前方并抓紧扶手;

    6/7

    乘梯时,应避免站在可能被卡住的一侧;

    7/7

    为预防紧急事件发生,应当了解自动扶梯的紧急关停按钮在哪里(自动扶梯左右两端都有紧急停止按钮)。

    二、如何保证儿童乘梯安全?1/6

    鉴于自动扶梯事故中的伤亡者多是儿童和老人,美国媒体也特别整理出一份“如何保证儿童乘梯安全”的预防措施。它开篇即强调一个观点: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自动扶梯绝非玩耍之地。

    确保孩子所穿衣服、鞋子和身上挂件等,不会被扶梯末端卷入、卡住。这类物品有:过长的毛衣、丝巾、裤子和外套,松开的鞋带和腰带,以及柔软的鞋子(比如某些凉鞋、橡胶套木底鞋、洞洞鞋等)。

    2/6

    如果孩子够高,告诉他们抓紧扶手;否则,成人必须拉着孩子的手,禁止孩子坐在扶梯上或蹦跳。

    3/6

    乘梯时,让孩子和成人站在同一梯级,或让孩子站在成人的前一梯级。尽量让孩子站在梯级中央位置,这能降低脚趾在扶梯卡住的几率。

    4/6

    乘梯一定要脸部向前,由于手扶电梯一直在运行,稍有疏忽,都可能发生危险。

    5/6

    如果婴儿坐在童车内,乘梯前要把孩子抱出,童车应收起折叠,或者改乘电梯。

    6/6

    乘梯结束后,孩子应立即远离扶梯,不要在出口区域逗留,以免后续下梯者会对孩子造成冲撞。

    三、家长带孩子乘手扶梯的注意事项1/5

    不要让孩子在电梯上追逐、打闹,孩子不能背对着电梯,更不能逆向在电梯上奔跑玩耍;

    2/5

    不要踩在黄色安全警示线及两个梯级相连的部位,防止孩子将手放入梯级与围裙板的间隙内;

    3/5

    不要在扶梯进出口处逗留;

    4/5

    不要将鞋及衣物触及扶梯挡板;

    5/5

    不要在扶梯上走或跑,不要逆行、攀爬、玩耍、倚靠或争先恐后。

    四、乘梯时,在不同阶段要注意的安全细节1/3

    乘坐手扶电梯前:

    首先要避免衣服、鞋带或者是手里的包裹、行李等卡到电梯的缝隙里。踏上电梯前要注意鞋带并拢一拢衣裙,避免在电梯运行时挂住衣物。携带的包裹、行李较多时,可以侧身上电梯,将行李提在身体前方,同时要注意尽量不要将行李直接放在电梯上,以免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危险。

    2/3

    乘坐手扶电梯时:

    电梯运行中要扶好扶手,面向前方。乘坐过程中尽量站好,不要随意走动。如果带有儿童,一定要注意不要让儿童在电梯上玩耍。电梯运行时,不要将身体靠在扶手上。部分电梯的扶手和梯级运行并不完全同步,将身体靠在扶手上极易发生危险。

    3/3

    离开手扶电梯时:

    离开手扶电梯时要注意脚下,特别是要注意梳齿板,不要让鞋带、裙角、裤脚等卡在梳齿板与梯级之间。要注意自己的行李,不要遗漏在电梯上,以免伤害到后面的乘客。

    注意事项

    1、乘扶梯不扶扶手最危险,学会文明坐电梯,靠右站立,方便他人行走。

    2、遇险情,立马按紧急按钮。

    自动扶梯安全守则乘梯安全乘坐手扶梯儿童乘梯安全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38484.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7 03:58:47  耗时:0.030
    0.02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