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渠道有哪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12
    【导读】: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主要有三个渠道:“苏俄渠道”“日本渠道”和“西欧渠道”。

    将马克思的名字引入中国的第一人,叫李提摩太,是英国传教士。他在中国生活了45年,戊戌变法中,他与梁启超、康有为建立了较好的关系,同时他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晚清要员也有较深的交往。

    李提摩太在中国办了一份期刊《万国公报》。1899年2月,他和蔡尔康合译《大同学》,刊发在《万国公报》上。正是在这篇文章中,首次出现了马克思和《资本论》的相关介绍。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马克思之言曰:纠股办事之人,其权笼罩五洲,实过于君相之范围一国。吾侪若不早为之所,任其蔓延日广,诚恐遍地球之财币,必将尽入其手。”

    这篇文章,把马克思的国籍弄错了,误以为他是英国人。不过文中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这篇文章最早,但是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关注。

    真正让马克思这个名字走入中国人视野的,是梁启超。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一文:“麦喀士,日耳曼社会主义之泰斗也。”这里的麦喀士,就是马克思。正是因为梁启超的介绍,马克思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42099.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4 20:30:38  耗时:0.025
    0.02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