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15以身作则
老师,往往是学生的模仿榜样。要帮助学生,首先要以身作则,在平日的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展现自我约束力。
譬如:答应学生的事情不轻易毁约、独立承担自己所遇到的问题,向学生树立一个果敢、自信、庄重、负责任的教师形象。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人物小事或者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学生怎样做是正确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意识。

帮助学生制定目标
拥有良好积极的目标会帮助一个人加强责任心,引导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教师,可以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发现学生的兴趣,帮助其建立目标甚至是个人理想。注意这个目标需要是孩子够一够才能够实现的,目标太容易的话会导致孩子对此失去努力的意识。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利用班会时间,引导孩子对自身优缺点进行评价,通过孩子对自我行为的反省,帮助他们清晰了解自己以及认识到自己的行为。

与家长及时沟通
每个集体都可能会有那么几个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似乎天生比较差,不做作业、上课捣乱等等,而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时候都并非天生使然。作为老师,可以及时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和家庭教育,找到其中的原因,也可以提醒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注意对孩子自我约束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感恩的心
很多学生肆无忌惮的性格,往往来自从小父母的宠溺,认为自己的一切收获都是理所应当的,所以才缺乏责任心、自我约束力。作为老师,应当培养学生珍惜他人的付出和劳动成果,一颗感恩的心,会让学生知道,想要收获,自己也需要同等去付出。

一、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拥有较好的约束力,这是培养的关键之处
二、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用心与每一个学生沟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764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