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大肠杆菌腹泻怎么治?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23大肠杆菌(E.coli) 腹泻症状
母猪和生长猪:不常见。通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
仔猪急性发病:突然死亡,无其它症状。扎堆、战栗,或卧在角落里。尾巴和肛门附近潮湿。水或沙拉酱状下痢并散发异常气味。呕吐。随病情发展出现脱水、眼窝下陷、皮肤僵硬等。
稀粪常粘在其它仔猪身上,使其呈桔黄色或白色。
死前仔猪侧卧,四肢划动,口吐白沫。
仔猪亚急性发病:症状与急性相似,只不过较轻微,病程较长,死亡率较低。这种腹泻常见于7~14 日龄仔猪。水样或沙拉酱状下痢,常呈白色或黄色。
断奶猪:初期常表现为体况下降,脱水,水样下痢。有时粪中可带血或黑色物质,或有其它各种颜色象漆一样涂在粪的表面—灰色、白色、黄色或绿色。生长缓慢、消耗性体质、多毛、拉稀、双目凹陷,脱水导致体重迅速下降。可导致死亡,死猪可见双目凹陷,肢体末端略呈蓝色。看起来正常的猪只可能也会死亡,而不表现任何外在症状。
2/4致病原因:
母猪与仔猪:卫生条件和卫生管理不足。温暖、湿润的环境、粪便和撒出的饲料提供了细菌繁殖的适宜环境,贼风,使用代乳品(尤其是代乳品变质或遭病原污染),初乳摄入不足,仔猪够不到奶头,产箱设计不合理,母猪患有无乳症,会都增加发病率。大窝更易发病。
断奶猪与生长猪
断奶前因素:这种问题是否只存在于初产母猪?如果是,可考虑对青年母猪接种大肠杆菌疫苗。要考虑哺乳仔猪饲料的合适性,投用次数以及开始投用的日龄。可换用哺乳仔猪料,对比一下效果。
断奶时的因素:应激、饲养密度、猪舍温度及温度波动、猪舍卫生状况、饮水污染、饲料类型(粉料还是颗粒料、湿喂还是干喂)、给料方式、日粮营养价值。
断奶后的因素:寒冷、温度波动、通风过强、湿度过高,仔猪料管理问题(可用不同的仔猪日粮,对比之间的发病率差别),是否有其它疾病存在,断奶时的日龄和体重,地面状况(仔猪在上面活动是否舒适)。
生长猪出现腹泻多由以下一种或几种疾病导致(*表示最常见的):大肠杆菌感染*、非特异性结肠炎*、猪地方性痢疾(PED)*、坏死性肠炎和节段性回肠炎*、沙门氏菌病*、猪痢疾*、猪瘟、肠道寄生虫、肠炎,包括猪小肠腺瘤、冠状病毒感染、螺旋体痢疾、传染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大肠杆菌和梭菌这样的病原在饲养环境中是不可能被消灭的。全部或者至少大部分猪只都会感染这些病原。但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和猪繁殖呼吸综合症(PRRS)等病可以杜绝。至于梭菌,也是任何猪群里都有的,但其发病需要一定的诱因。
3/4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患猪对抗生素治疗的反应(病毒性疾病对治疗通常没有反应),以及试验室对泻出稀粪的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应针对病猪进行个体治疗,同时对易感猪群进行群体治疗。饮水用药效果较好,可采用下列药物:阿莫西林、安普霉素、新霉素、磺胺类药物以及复方磺胺类。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2,500ppm的锌(用氧化锌),连续 2~3 周。如果出现脱水,可用单另容器提供电解液进行口服补液。
适于治疗大肠杆菌痢疾的药物(断奶后)
注射用药:阿莫西林、恩诺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类。
饲料用药:阿莫西林 300 g /吨、安普霉素 100 g /吨、林可霉素或壮观霉素 44 g /吨、新霉素 163 g /吨、复方磺胺类药物200~400 g /吨、氧化锌 3.1kg /吨(仅用于预防)。
应对比各种致病原因,找出本场存在的问题。
注意事项应对比各种致病原因,找出本场存在的问题。
猪病腹泻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83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