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合作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

  • 百度一下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 新浪网

    新浪网 - 提供新闻线索,重大新闻爆料

  • 搜狐

    搜狐

  • 豆瓣

    豆瓣

  • 百度贴吧

    百度贴吧——全球领先的中文社区

  • 首页 尚未审核订阅工具 订阅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捏脊”疗法详解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5-28
    【导读】:
    小儿捏脊疗法是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小儿“疳积”之类病症,所以又称“捏积疗法”,属于小儿推拿术的一种。它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该疗法比较适合应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疳积、消化不良、厌食、慢性腹泻、呕吐、便秘,或者肺气虚引起的慢性咳嗽、哮喘缓解期等慢性疾病。方法/步骤1/3分步阅读

    【龟尾】

    在尾骨端。

    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揉龟尾。

    调理大肠,消炎,止泻通便。

    泄泻,便秘,脱肛,遗尿。

    2/3

    【肺俞】

    在第3胸椎棘突下缘(第3胸椎与第4胸椎间)旁开1.5寸,属足太阳膀胱经。

    用两拇指或用示、中二指揉两侧肺俞,称揉肺俞;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向下推动100次,称分推肺俞,或称分推肩胛骨。

    益肺理气,止咳化痰。

    发热,咳喘以及一切呼吸道疾患。

    3/3

    【脊柱】

    自大椎至长强呈一直线。

    自上而下作直推,称推脊;用捏法自下而上称为捏脊。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称为捏三提一法。

    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

    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泻、呕吐、腹痛、便秘等

    捏脊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是指运用捏拿等手法刺激人体脊背部肌肤,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捏脊是各种手法的综合动作,包括推、拿、捏、捻、放、提、揉、按,称为“捏脊八法”。

    小儿捏脊疗法主要是通过捏提等按摩手法作用于背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

    注意事项

    1、时段 捏脊最好在宝宝早上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宝宝的配合度也较高。捏脊前要先脱去宝宝的衣服,露出整个背部,让宝宝保持平趴的姿势,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2、温度 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以免划伤宝宝的细嫩皮肤。捏脊者的手部要先暖一暖,不要用冰凉的手给宝宝进行捏脊,以免宝宝受到刺激无法平趴,或者让宝宝受冻生病。捏脊的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最好不要停止。

    3、时间 捏脊时,最好是晨起时或晚睡时捏脊,不要在饭后一小时内捏脊,不要在小儿哭闹或睡着时捏脊。 每次捏脊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以免宝宝身体裸露时间过长,导致着凉感冒。捏脊时间过长的话疗效也没有那么好。

    4、手法 (1)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 (2)要捏捻,不可拧转。 (3)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5、年龄 婴儿必须在会翻身自行俯卧时才可以给予捏脊疗法,若婴儿太小,就强行将其行俯卧位,可能造成婴儿不必要的扭伤,甚至在捏脊过程中出现窒息。 因此,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6、禁忌 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患有疖肿、皮肤病。 【禁忌症】 小儿捏脊疗法对一些小儿慢性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但当小儿出现如感冒、急性腹泻等急性疾病时,不适宜行捏脊疗法,需驱逐病邪后才能行捏脊疗法。

    保健养生小儿推拿淮安百子轩淮安小儿推拿小儿推拿培训
    本文关键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850554.html

    相关资讯

    ©2019-2020 http://www.1haoku.cn/ 国ICP备20009186号05-06 19:26:04  耗时:0.033
    0.03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