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山国家公园旅游攻略
来源:网络收集 点击: 时间:2024-06-03碣石山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无棣旧县志记载,古时该山近河傍海。距海口仅十余里,为导航标识之山,人称碣石山。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时称无棣山(无棣县最早因此得名,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县,明朝朱棣为避皇帝讳,曾改称海丰)。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又称盐山。唐初,东盐州人马君德据此山举行起义,后为唐王朝镇压。乡人为纪念马君德,将盐山改为马谷山。元朝时为与另一座山体相别,改称大山

碣石古井
碣石山古井(无棣县人民政府2002年11月12日公布为县级文保单碣石古井位。地址:无棣县碣石山镇碣石山东南山脚处)井口呈方形,此井深15-16米左右,水位无论旱涝和四季总保持在1.5米左右。据村民讲,井底是木头做底基,中有碗口大小泉眼,周围有小泉眼并存。井口架是专门选取的未曾嫁接的小枣树做成的井梁。据考建造于明代,当地群众曾多次集资维修,现井壁上就刻有民国十九年维修的文字,清晰可见。
传说中此地为龙眼,龙尾在黄龙湾。明朝万历年间曾有看风水先生扬言:此地为宝地,将来此地不出天子也得出一位大臣。此话被明朝吏部尚书杨巍(杨天官)听到后告知皇帝,皇帝深感忧虑,随后在此地挖井,以破风水。最令人称奇的是,有多人曾不小心掉进此井里,但未受一点损伤,所以当地人十分敬重此井,在井口上面搭建有铁制小亭。

饮马湖
无棣县饮马湖湿地公园(山东省林业厅2012年12月5日公布为省级湿地公园)位于碣石山镇碣石山风景区,由饮马湖与马颊河、德惠新河湿地组成,东西跨度4.5公里,南北跨度5.5公里,湿地公园占地面积886.09公顷,公园内具备生物多样性,有植物66科296种, 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乌苏里狐尾藻、浮叶慈姑。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其中有脊椎动物6纲28目65科236种;鱼纲1目7科18种;两栖纲1目3科5种;爬行纲3目4科11种;鸟纲15目39科179种;哺乳纲5目8科15种;动物中有丹顶鹤、金雕2种国家1级保护动物;还有大天鹅、白枕鹤、白琵鹭等2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通过湿地保护和修复,饮马湖湿地公园已建设成集湿地保护、自然湖泊风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和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博物馆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是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地震局的重点建设博物馆项目,博物馆总投资300多万元,建筑面积923平方米。馆内设有地震监测预报观测室、科普宣传厅、4D动感影院和多种功能报告厅四部分。地震监测预报观测室内布设了测震、电磁、流体等专业观测仪器设备。科普宣传厅内设有防震减灾知识、过去使用的地震监测预报设备及火山喷发物标本。4D动感影院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播放大地震发生、火山爆发、海啸等科普宣传片。多功能报告厅是为地震会商、 会议、专家报告及学术交流的配套场所

人文历史
碣石山有东、西五峰山。东五峰山位于仙台顶东侧,由东往西五峰分别是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西五峰山在仙台顶以西,南侧山腰平台建有韩文公祠,纪念唐朝文学家韩愈。他祖籍河北昌黎,死后被追封昌黎伯,因此又称韩昌黎。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喜欢此地。1908年到1924年,他7次到避难于韩文公祠,并著书立说。他在《游碣石山杂记》中用天外桃源形容碣石山。现在,这里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韩公祠南面界石岭上立有5米高的李大钊全身汉白玉雕像。
神岳碣石,山清水秀,通古之幽,是北国必游胜地之一。
名刹水岩寺已经修葺一新,香火旺盛。
碣石山前还有一个碣阳湖,相传是秦始皇东临碣石并镌刻碣石门辞之地,也是北魏文成帝大宴群臣的地方。

水岩寺
水岩寺又名宝峰寺,建在碣石山南麓的宝峰台上。据考证,该寺始建年代久远,断碑残碣,可追溯到唐朝。历代多次重修,屡遭毁,于1976年11月拆除。碣阳湖位于碣石山山脚下,相传是秦始皇东临碣石,镌刻碣石门辞的地方。湖面0.6平方公里,汇水面积8.5平方公里,长342米的大坝,横镶在碣石门下。湖被群山环抱,山被湖水映衬,青山碧水,交相辉映,被人们誉为碣阳碧水。 碣石山海拔695米,是久负盛名的名山,曹操的一首东临碣山,以观沧海更使此山声名远播。山中有古刹水岩寺。悬崖峭壁上现仍留存着古人镌刻的碣石两字。登临仙台顶,山海奇观尽入眼帘。有关碣石出处有两说,一说在河北昌黎。另一说在辽宁兴城。20世纪80年代中期,考古工作者在孟姜女庙(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内)附近的孟姜女坟发掘出一些古代物品,证实这里是碣石真正的所在地。环山有十景,名为碣石观海、天柱凌云、水岩春晓、石洞秋风、西嶂排青、东峰耸翠、龙蟠灵壑、凤翥祥峦、霞晖卒堵、仙影沧浪。

版权声明:
1、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4、文章链接:http://www.1haoku.cn/art_876409.html